用兩分法正視存在的問題 用創新驅動改變被動局面 |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5年08月12日|||
摘要:
沙河在技術創新提升、區域自律與價格協調方面帶好頭,將對整個行業有促進作用。從這次會議的準備、從市委市政府的講話中已經看到了這一點,為此相信這次會議將在玻璃行業產生積極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
|||
喬龍德會長在平板玻璃行業加快轉型 升級穩定行業效益高層論壇上的講話 一、這次會議召開的背景和在沙河的目的 一是沙河玻璃產業自身在不斷進步,可以說迄今為止沙河玻璃企業與國內最先進的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應該看到的是沙河與行業先進的距離越來越近。他們的努力和改革的力度是相對在行業中屬于進步比較快的一個團體。推進原來相對比較落后的一個團體再上一個臺階,本身對行業比較先進的企業也是鞭策和促進。 從多年的實踐中我們看到了幾屆沙河市政府支持與發展玻璃行業的工作力度還是比較大的,沙河市政府提升玻璃和整治玻璃是有力度的,加上沙河產能占到全國16%,對于影響周邊直至整個行業有影響與推進作用。沙河在技術創新提升、區域自律與價格協調方面帶好頭,將對整個行業有促進作用。從這次會議的準備、從市委市政府的講話中已經看到了這一點,為此相信這次會議將在玻璃行業產生積極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二、用兩分法的觀點正視玻璃行業存在的問題 從較長的一段時間里,玻璃行業講成績為主,講問題往往一帶而過,這是造成今天被動與困難的原因之一。我國玻璃行業的進步總體上應該肯定,主要技術裝備水平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浮法玻璃的比例達到95%;超白、超薄玻璃,尤其超薄玻璃不亞于國際領先水平,全氧燃燒、在線鍍膜、Low-E、太陽能玻璃等產品品種不斷增加,行業的工業增加值和深加工率不斷提升,節能減排指標不斷提升與刷新,這些都應該充分肯定。但是詳細具體分析,在洛陽浮法玻璃成為世界三大浮法玻璃之后已經44年時間了。從44年來看,并非每個階段都成績顯赫;創新高端技術與裝備的,走出國門到國外發展的并非是行業大多數企業,而只是少數企業或研究院所;深加工有特色、技術含量高的也并非是大多數企業;在原片質量上真正過關的也僅是少數企業;即使在行業好的情況下,除技術玻璃外,平板玻璃已經近20年沒有好的經濟效益,充其量只是不虧損或者微利;從行業自律與協調來看,玻璃行業在建材行業中雖然相對企業數量比較少、集中度相對高,一共只有250條左右生產線,且集中在幾十個企業手里,但是玻璃行業卻是凝聚力和協調自律做得不太好的行業之一。 從經營方式來看,絕大多數建材產業都在十幾年前著手延長產業鏈,改變經營方式,但玻璃行業多數企業自己寧愿微利也不經營銷售環節,讓經銷商從中間拿走利潤,自己把自己關在經營銷售的門外看熱鬧。從兼并重組的可能性來看,玻璃行業是最有可能推進兼并重組的行業,但卻行動遲緩,玻璃企業往往各守各的攤子,寧愿不發展也不愿意重組。久而久之,一個在建材行業曾經引進消化技術最早的行業,一個曾經管理水平和人才隊伍相對力量強的產業,今天卻看不到原先的活力,顯不出過去先人一步的光輝,而目前十分被動地掙扎著過苦難的日子。這其中原因很多,客觀原因可以說兩天兩夜,但是我們要清楚的看到產能過剩不僅僅是玻璃行業,新常態也不是光對玻璃產業的,一些政策不到位也并非只影響玻璃行業,原燃材料漲價變化也并非只對玻璃行業而言,市場競爭也并不只有玻璃行業遇到。換句話說,客觀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主觀。躺在行業進步的功勞簿上,不管自己做出過努力沒有,盲目自滿,缺乏創新與投入;站在各自利益的角度小計謀很多,行業內部打架的戰術研究的很多,而如何顧全大局、在維護行業利益中確保自身利益的戰略問題卻無人顧及,只為近期利益打內戰;只求個體利益,不顧行業聲譽,甚至存在生產不合格產品,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毀壞行業形象,使正氣得不到弘揚,正能量被屈服,造成信譽欠佳陷入被動;行業特別是大企業心不齊,協調缺積極性,自律缺信心,等待觀望無所作為的情緒蔓延,影響行業凝聚力;守著老式的經營模式,不改革、不突破、保持舊習慣,理由種種;總的觀念滯后,思想保守,缺乏信心,改革不足,創新之后,等待日落西山。這是多年來形成的,時間長了都不足為奇,但是今天已經不能再掩蓋玻璃行業發展的矛盾與問題,不能違心說好話,必須揭露并扭轉行業形勢。 三、沖破困難靠改革,行業發展靠自救,改變面貌靠創新驅動 首先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決定力量的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即使外因發生變化,也是從很大程度上由內因推動外因變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從力量對比上客觀是不可比的,但依靠自己的政治優勢和內因作用,打倒敵人建立政權,如果說沒困難,困難大得多。我們如果夸大內因作用,不管外部條件,要人定勝天,可能會有唯心主義,但是今天我們要改變的對象不是大自然,而是改變人,改變自己。改變自己靠自己,只要觀念變了,正確路線確定了,在外部條件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靠主觀因素改革命運的事實舉不勝舉。鄧小平同志領導改革開放,思想路線一對頭,在沒有增加外來土地的情況下,吃飯問題解決了,在經濟責任制落實后,技術、經濟全都起來了,中國進步并沒靠別人送來什么,關鍵是中國人改變了自己,所以行業發展和改變被動的局面必須靠自己。 要改變六個舊有的理論觀念—— 1、要改變周期論,樹立持久論。競爭是持久的,在沒有一個周期過去就會迎來新的理想的周期了。這個理論已經用盡了,此后新常態是一個長期的過剩和競爭。 2、改變等待拉動論,樹立創新驅動論。再想等待哪天在來個快速拉動,已一去不返了。要改變行業的落地后挨打的被動局面,必須靠改革創新驅動來改變自身不適應發展的體制機制。 3、改變消極無望論,樹立能動自救論。改變認為這個行業已經沒有辦法治理、無藥可救的論調,樹立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靠自救的唯物主義觀點。 4、改變自然解決論,樹立實踐第一的認識論。中國的市場經濟剛起步,競爭還不規范。有的認為行業不好了,一批企業倒閉后,行業自然會好起來;有的認為政府下決心關掉一批,問題就解決了。應該認識到中國市場經濟是初級階段,競爭還不規范,每個企業都有背景,靠它自生自滅,十年二十年也解決不了,必須樹立優勝劣汰依靠科技進步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的觀念。 5、改變自律無用論,樹立行業大局論。很多企業認為協調無用,但很多行業,國外的都是靠自律保持與推進發展的。行業發展起來靠企業,行業興旺仍然靠企業,政府不可能解決行業自身的問題。水泥行業一些區域的企業自律也有經驗可以借鑒。 6、改變盲目發展論,樹立轉型升級論。少數企業還在擇機新增產能,認為增加過剩總量,相對自己占有便宜。沒想到行業不好,企業哪能會好。只有把發展建立在創新提升、促進整體升級,行業才有立足希望。 為此要有7個強化措施—— 1、加大強化“兩個遏制”力度,關鍵遏制新增產能,遏制無序跌價競爭。 2、加大強化結構調整力度,關鍵是抓“二代”創新步伐,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走出去步伐,改變產業布局,增加高檔玻璃深加工比例。 3、加大強化兼并重組的力度,政策引導,大企業帶頭,中介機構跟進,典型引路,有計劃推進。 4、加大強化政策研究力度,制定政策、爭取政策、執行政策為行業所用。 5、加大強化銷售體制改革力度,增加自銷率,構建服務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6、加大強化針對瓶頸問題的專項攻關力度,對原片質量組織公關,對Low-E玻璃推廣應用組織聯盟攻關,對汽車前風擋玻璃關鍵深加工進行攻關,各個突破。 7、加大強化行業自律有區域協調、地方協會協調、國家協會宏觀協調。 總之,發展靠自己,自救仍然靠自己,主要問題是自身動力不足,根子是改革滯后。行業不好怪誰,怪自己。為什么過剩還要新建產能呢?不能動不動都埋怨外部條件,動不動把自己不努力、自己不作為的后果用新常態掩蓋。一個技術比較先進的產業,連全國平均增長水平都做不到,不怪自己,怪誰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