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建+”項目建設為載體提高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質量 |
|||
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 | 發布時間:2019年07月04日|||
摘要:
【中國建材信息總網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官網)】以“黨建+”項目建設為載體,將黨建與創新引領、戰略實施、隊伍建設、文化強企等專項緊密融合,可有效推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從“松”到“嚴”、從“嚴”到“實”,最終到“強”。 |
|||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在新的歷史時期,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更是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創新“黨建+”思維與管理模式,構建黨建引領各項工作的新機制,是促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有機融合的載體。 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解決黨建工作弱化淡化虛化、黨組織地位作用邊緣化等突出問題,將黨建工作的“有為、有位”落到實處,其關鍵在于夯實基層基礎黨建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既不能以業務工作代替黨建工作,以一代全,也不能就黨建而黨建,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兩張皮”,抓準企業黨建與經濟工作的融合點尤為重要。以“黨建+”項目建設為載體,將黨建與創新引領、戰略實施、隊伍建設、文化強企等專項緊密融合,可有效推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從“松”到“嚴”、從“嚴”到“實”,最終到“強”。 黨建+創新引領,就是要加強黨組織在企業中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堅持圍繞企業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任務開展黨組織工作,創新經營管理的新理念、新體制,引領企業在新形勢下開創發展新局面。 一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到國有企業建設與發展的全過程,強化政治引領,增強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上來。依托企業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委會(黨組會)會議、專題務虛會等載體,加強領導班子理論學習,統一思想認識,堅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實施創新驅動工程,推進改革步伐,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二是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注重加強黨建基層基礎工作,抓好基層組織建設,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及開展黨支部書記、黨務干部輪訓等舉措,做好黨員干部思想引領,拓展黨員干部的思維視野,帶動學習型企業建設,使廣大干部職工成為實現企業科學發展,踐行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主力軍。三是在企業重大發展階段,不忘發揮黨建的政治保障作用和方向引領作用,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強調“四個意識”,強化頂層設計,確保中央確定的改革方向不偏離,且能夠創新和實踐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黨建+戰略實施,就是要堅持從嚴治黨,強調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強調黨的領導為改革發展定方向、掌航舵的政治核心作用,使黨的領導在企業改革發展全局中得到充分體現;強化黨建責任,在國有企業發展戰略定位與戰略執行中展現黨建工作新作為。 以企業黨的建設,為戰略推動提供組織保障,就要在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法人治理結構中抓好“三項落實”,即落實好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落實好把企業黨的組織嵌入公司治理結構、落實好“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同時健全和完善工作的相應程序與機制。工作重點在于建立與新時代國有企業發展相適應的黨建工作制度體系,健全黨建管理的科學化流程,將黨建管理的關鍵要素明示標準、目標,切實保障將黨組織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把工作做到實處;防止出現“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成為一句空話、套話,防止董事長和黨委書記一身二任的企業決策中出現“一人堂”“一言堂”等問題,真正使黨組織在企業重大戰略規劃、重大項目建設和重大問題研究等決策中發揮應有作用。在基層黨支部中推行黨建工作清單、任務清單和黨建KPI績效考核,讓黨務工作者清晰工作的任務和重心,把工作落到實處,把工作目標聚焦企業中心任務,引領廣大干部職工積極投身實現企業戰略目標之中。 黨建+隊伍建設,就是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分層級分類別地抓好干部教育、培養和考核,著力培養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強、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干部職工隊伍,為企業發展提供內源動力。 良好的人才隊伍建設環境,是國有企業特有的傳統優勢,人才更是國有企業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在干部選用過程中,要認真領會“以德為先,不是只看德就夠了,還得有過硬的本領”,把好選拔的“入口關”,在推選上嚴格履行推薦程序,突出政治標準,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事業為上、以事擇人。更要發揮黨組織日常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培養與監管作用,同時完善好干部的退出“出口關”,從制度上解決有問題的干部。堅持黨管人才,要強化政治引領,不斷改進、完善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制度;在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上,要突出對企業核心技術人才與高技能人才的激勵,讓優秀人才在精神上得到激勵、物質上得到實惠。加強黨對群團組織的領導,堅持黨建帶群建,依靠工會、共青團組織的積極參與,推動學科帶頭人、技術專家、工程大師、大國工匠、勞動模范等選樹和優秀年輕干部的培養選拔。 黨建+文化強企,就是發揮黨組織“靈魂”引領的政治優勢,發揚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的作用,結合新形勢、黨員新需求,不斷豐富企業傳統黨建文化,打造文化再造工程,為企業生產經營健康發展導航。 一是開展黨建特色活動,提煉與推廣先進經驗,形成富有特色的黨建文化和工作品牌。在黨員活動陣地建設方面,通過設立黨員活動室、黨員讀書閱覽室、黨建“兩微一端”等活動載體,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把基層支部工作更多顯性化,把黨員組織起來、凝聚起來。組織開展“共產黨員示范崗”“黨組織星級評定”“黨建示范工程”等品牌創建活動,通過黨員亮明身份、踐行承諾、明示標牌,強化黨員組織意識和責任意識,展示先鋒形象,發揮黨員榜樣示范帶動作用,提振廣大黨員和職工群眾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二是牢牢把握宣傳陣地,全面營造改革發展氛圍,豐富擴展“兩微一端”“一網一報”等宣傳載體,及時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報道企業改革發展、生產經營及黨建活動動態,提高黨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企業的凝聚力。三是在企業經營與業務往來中樹立“親清”營商文化理念,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大力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和作風建設,堅決懲處違紀違法行為,對黨員干部堅持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狠抓紀律,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健康氛圍。 探索“黨建+”模式,其目的是進一步促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提高黨建工作首位度。無論“黨建+微信”“黨建+APP手機客戶端”,還是“加”其他項目,其主體是黨建,是為黨建培根鑄魂,不可止于形式。“黨建+”項目作為載體、抓手,只有結合國有企業不同時期形勢任務的發展而不斷創新方法,才能增強黨建工作的活力與實效。 來源:中國建材報 作者:李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