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美心:堅持黨組織把方向的政治任務 |
|||
來源: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官網)中國建材信息總網 | 發布時間:2019年08月01日|||
摘要: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官網)中國建材信息總網 】紅軍過草地的時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問今天有沒有米煮飯,卻先問向南走還是向北走。這說明在紅軍隊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員,也懂得方向問題比吃什么更重要。如果在方向問題上出現偏離,就會犯顛覆性錯誤。對此,我們必須有十分清醒的認識。 |
|||
堅持黨組織把方向的政治任務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黨委常委 生美心 堅持黨組織把方向的政治任務,是黨的十九大提出黨的政治建設的重大命題。今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做了全面的闡述。他說: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紅軍過草地的時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問今天有沒有米煮飯,卻先問向南走還是向北走。這說明在紅軍隊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員,也懂得方向問題比吃什么更重要。如果在方向問題上出現偏離,就會犯顛覆性錯誤。對此,我們必須有十分清醒的認識。 那么,當前我們所要堅守的政治方向是什么呢,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就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就是要發揮政治指南針作用,引導全黨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廓清思想迷霧,澄清模糊認識,排除各種干擾,把全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來;就是要推動全黨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貫徹到謀劃重大戰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務、推進重大工作的實踐中去,經常對表對標,及時校準偏差,堅決糾正偏離和違背黨的政治方向的行為,確保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發展;就是要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守正確政治方向的堅強戰斗堡壘,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堅定不移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對在政治方向上有問題的人,必須嚴肅批評教育,問題嚴重的要依照黨紀進行處理。 習總書記以“把準政治方向作為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的高度, 強調要將其貫徹推進到重大工作的實踐中,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 目前,我們黨有8900多萬名黨員和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這是個龐大的政治群體。要完成黨組織把方向的政治任務,就必須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黨的政治領導,夯實政治根基,涵養政治生態,防范政治風險,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這是黨的政治建設一個永恒課題,來不得半點松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從政治上建設黨,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頑強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內政治生活氣象一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這些顯著成效充分說明,抓住了黨的政治建設,就抓住了黨的建設的魂和根;把黨的政治建設抓好了,黨的建設就鑄了魂、扎了根,對黨的其他建設可以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 我們也應看到,黨內存在的政治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些同志忽視政治、淡化政治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有的“四個意識”不強,有的將黨的領導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有的對錯誤言行缺乏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和斗爭精神,有的依然我行我素、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有的仍然奉行潛規則、把商品交換原則運用到黨內等等。 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黨內存在的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原因都是黨的政治建設沒有抓緊、抓實、抓好。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注重政治上的要求;不抓黨的政治建設或背離黨的政治建設指引的方向,黨的其他建設就難以取得預期成效;干部在政治上出問題,對黨的危害不亞于腐敗問題,有的甚至比腐敗問題更嚴重。習總書記這些深刻的見地,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聯系建材聯合會系統的黨建工作,我們仍然存在有的基層黨組織基礎工作薄弱、黨建工作制度不健全、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不嚴格等問題,仍然存在黨支部建設工作不標準、不規范、少數基層黨組織工作不到位、“兩個覆蓋”工作質量不高等問題;仍然存在對少數黨員教育管理不嚴、個別黨員組織觀念淡薄、我行我素,還有一些黨員作用發揮不夠等突出問題。 因此,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握好政治方向,對聯合會系統各級黨組織來說,仍然是一個重大命題和首要任務。要在堅定政治信仰、增強“四個意識”、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和規范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正風肅紀、反腐懲惡等方面必須抓緊抓好抓出成效。為此,我們要以基層黨組織把方向的政治任務為統領,以推進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抓手,以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重點,以“33456”黨建系統工程為重要提升手段,把聯合會系統的黨建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切實擔負起改革創新推進建材聯合會系統高質量發展和我國建材工業超越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的歷史重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