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加工工業軟件與裝備從云浮走出 |
|||
——訪云浮市科特機械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崔洪章 |
|||
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 |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16日|||
摘要:
云浮市科特機械有限公司通過“數字大板”“科特石材排版軟件”“Al對刀”等工業軟件的研發,開發了石材加工數字化智能化關鍵技術及裝備,解決了石材二次加工中品質難以把控、出材率低等痛點,極大地提高了石材二次加工的生產運營效率。該項目也獲得了2020年建筑材料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二等獎。 |
|||
因為“卡脖子”,近年國家鼓勵并大力扶持工業軟件的發展。在政策引導下,也是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推動下,云浮市科特機械有限公司通過“數字大板”“科特石材排版軟件”“Al對刀”等工業軟件的研發,開發了石材加工數字化智能化關鍵技術及裝備,解決了石材二次加工中品質難以把控、出材率低等痛點,極大地提高了石材二次加工的生產運營效率。該項目也獲得了2020年建筑材料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二等獎。為此,記者采訪了項目總工程師崔洪章。崔老今年已經70歲了,2014年,他64歲,從北京來到了云浮,開始了項目工作。 項目解決了石材二次加工中的痛點 我國石材產業規模和總量已位居世界首位,但是,整體大而不強,石材加工生產效率、加工質量與精度、原料利用率及自動化水平等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開采的石材荒料在鋸解、拋磨后得到石材大板(也稱毛光板)。由于復雜的地質成因,即便是同一塊荒料所出的石材大板,紋理、色彩和輪廓都有變化,而大板存放一般都是打扎疊放,只能看到最表層的大板。想要通過石材大板再加工,獲得具有設計感和美感的工程板,只能靠工人師傅粗略規劃,切割后地面擺放看效果。這樣一來,不但加工結果不可預測、難以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且加工效率低下、原料浪費嚴重。這個石材二次加工環節,無疑成為石材加工產業的痛點。 數字化是各不相同而又打扎疊放的大板實現可視的有效辦法。石材大板圖像化在貿易中已有應用,采集圖像的石材掃描儀最初由意大利研發,但是,引進的掃描儀效果并不理想,不少產品因為“不像”而退貨。為了達到色彩豐富,質感真實的效果,項目組合作研發CCD傳感器相機,甄選高品質鏡頭,研發高顯指LED線陣光源,精細設計機械結構并自主開發色彩管理算法,研制出石材行業用高分辨率掃描儀;再通過控制相機安裝精度與鏡頭畸變矯正程序保證圖像尺寸精準,版面精確;最后通過板厚測量、光澤度識別等裝置及輪廓識別、缺角標注減尺等措施,在圖像文件中嵌入板材厚度、材質、強度、光澤度及可用區域輪廓等數據,形成內容豐富而完整的“數字大板”。將一片片石材大板掃描進數據庫以后,工程選料有了素材,石材設計師能根據建筑的設計需求,規劃出豐富多彩的工程石材。 解決了大板數字化的問題以后,項目組又著手開發了智能排版軟件。智能排版軟件充分考慮了規格、版面、色彩、紋理、出材率等影響因素,也考慮到石材線狀切割的特點具有自動處理T型刀縫的功能。在導入數字大板、工程板碼單以后,智能排版軟件就能通過出材率優化算法給出最優大板切割方案,并能在每張數字大板圖像上顯示切割方案,在排版方案圖上顯示出工程板安裝效果。石材設計師還可以在排版方案中對設計進行變化、調整,以達到滿意的色彩和紋理設計效果,而相應的最優切割方案也隨之自動變更。 石材切割方案定好以后就是橋切機的執行環節。項目研發的智能橋切機能自動讀取大板身份標識,自動調取相應切割方案,自動進行圖像坐標匹配(Al對刀),而后開始切割作業,實現上板、切割、下板過程的全自動化。 本項目的開展,使得石材二次加工環節的班產能由50-70平米上升到200-220平米,出材率由75%-80%提升到85%-95%,人力由3人降為1人,固廢下降至為原來的1/3。同時,企業能精確管控技術經濟數據,預知真實裝飾效果,客戶能實現所見即所得,極大地提升了石材加工企業的管理服務水平。 不斷地學習與創新是項目成功的關鍵 說起為什么做這樣一個項目,崔洪章說,我個人對新的技術手段比較感興趣,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產業轉型升級強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在傳統制造業中應用新的信息技術,能有效解決傳統制造業中的一些問題。他說,項目也不是一開始就規劃、計劃好的,而是逐步深入完善的。2014年剛加入團隊時,我們著手掃描儀的研發。掃描儀發布后,2015年我們開始做智能排版軟件。2016年,我們進行橋切機控制系統研發并逐步迭代升級。把掃描儀器與橋切機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自動化、智能化解決方案是在2016年才形成的思路。在打算改進橋切機的時候,公司內部都不明白要怎么改進,而當時剛好有一個國際設備展,老板就帶隊去參觀學習,回來以后確定要做智能橋切機。隨著研究一步一步地深入,我們的眼界不斷地開闊,認識不斷地提升,通過問題的逐個突破和技術的累積疊加,才有了今天的項目成果。 圖為云浮科特項目團隊 (從左到右:祝家豪、盧旭湛、文智瑩、陳思揚、崔洪章、盧榮森、麥文志、陳自標)。 我們的項目,其實將已有的先進技術成果,比如相機、掃描儀、控制系統,恰到好處地應用,做一個集成和創新開發,解決了石材產業中的一些關鍵技術問題。我們在工業軟件這塊進行了一些原始創新,包括色彩管理算法、最佳出材率優化算法、AI對刀等,這些融合了工藝與經驗的工業軟件,正是項目的核心與關鍵。作為傳統裝備企業,軟件開發難度非常大,有點摸不清方向,感覺難以逾越。崔洪章說,克服這些困難,依靠團隊不斷地學習與提升,也依靠恰當人才的引進。他說,我們團隊就十幾個人,大多數都是我們原來的員工,只有程序設計人員是專門引進的,我們引進有過類似系統開發經驗、有過成熟軟件產品研發經驗的人才,然后在項目中,我們的團隊互相學習、深入交流、共同進步。程序設計人員深入地了解石材加工工藝特點、思路、方法,機械設計人員、工藝技術人員也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新的信息通訊技術,通過團隊成員的成長與進步,通過團隊智慧和力量的凝聚,克服了項目中遇到的諸多難題。 經濟務實得到客戶充分肯定 項目的技術成果已在廣東、福建、貴州、云南、浙江等地多家石材加工企業應用,得到了客戶的極大認可與肯定,不少企業在引進一條產線試用以后,馬上又計劃再引進幾條新產線。崔洪章說,客戶這么認可,主要是我們比較務實,我們的軟件、裝備和服務能充分考慮客戶的實際需求。我們都是針對客戶的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經濟實用的解決方案,而且,我們也會替客戶長遠考慮,做好軟件、設備的兼容擴展性,給客戶未來發展預留足夠的擴展空間。從目前來看,項目成果非常適合人造石、巖板的加工,一方面是因為原料比較均勻,另一方面是產品品類相對單一,產線的經濟效益是最佳的。如果是多樣化的產品,要做到全流程都不需要人為干預,技術上可以實現,但是投資會比較大,而且整個系統比較復雜,系統維護比較麻煩,整體成本就會高一些。當然,隨著社會、行業的發展,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工成本與員工素質的提高,市場的需求會不斷地變化。 圖為云浮科特橋切機安裝調試車間。 在儀器儀表設備等基礎硬件的選擇上,崔洪章說,我們就遵循一個原則,能滿足我們對性能和穩定性的要求,不管是國產的還是國外的品牌,適用就好。當然,在性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我們首選國產的,這樣我們的裝備有比較好的性價比。比如,在我們的解決方案里,我們鼓勵客戶選用的是我們自己研發的三軸橋式機器人,雖然現在倡導使用六軸機器人,但是六軸機器人的價格基本是我們的三軸機器人的6-7倍價格,我們也試用了一些其他機器人,但是,因為用的是嵌入式系統,實際使用中不如我們的三軸機器人方便。 談到未來的發展,崔洪章神采奕奕,笑容滿面。他說,現在的研發環境可以說前所未有的好,我們企業對研發創新是鼎力支持,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也是項目主要完成人。總經理陳思揚是技術專家,動員人力、資金等各項資源,親自抓進度和協調。廣東省對科研創新項目的經費支持力度也比較大,我們的團隊也在逐步壯大。我們還在把我們的智能解決方案往后續加工流程上擴展,把磨邊、拋光等都包含進我們的智能解決方案里來,努力實現石材加工全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化。同時,我們也在跟樹根云合作,把我們的設備都聯入工業互聯網,方便對設備進行遠程的更新、升級,我們的傳統設備,不具備聯網功能的,我們也在添加新的通信設備,聯入我們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他說,云浮是山區,但是山區沒有限制住我們的視野,我們云浮科特一直是放眼世界,著眼未來。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