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礦產資源管理與礦業發展的目標是什么? |
|||
來源:部門戶網站 | 發布時間:2016年12月02日|||
摘要:
【中國建材信息總網】11月29日,國土資源部召開《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表示,到2020年的總體目標是:基本建立安全、穩定、經濟的資源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節約高效、環境友好、礦地和諧的綠色礦業發展模式,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富有活力的現代礦業市場體系,顯著提升礦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塑造資源安全與礦業發展新格局。 |
|||
11月29日,國土資源部召開《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表示,到2020年的總體目標是:基本建立安全、穩定、經濟的資源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節約高效、環境友好、礦地和諧的綠色礦業發展模式,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富有活力的現代礦業市場體系,顯著提升礦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塑造資源安全與礦業發展新格局。具體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國內資源保障基礎進一步夯實。找礦突破行動取得新成效,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區。重要礦產資源儲量保持穩定增長,力爭新發現5~8個億噸級油田和5~10個千億方級氣田,新發現和評價大中型礦產地300~400處。石油儲采比保持在12以上,天然氣儲采比達到30。
二是礦產資源供應保持安全穩定。建設103個能源資源基地,劃定267個國家規劃礦區,鐵、銅、鋁土礦、鉀鹽等戰略性礦產國內安全供應能力得到鞏固。劃定28個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強化重要礦產保護與儲備。
三是資源環境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平顯著提高。開發利用布局進一步優化,礦山規?;s化程度明顯提高,大中型礦山比例超過12%。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高,主要礦產資源產出率提高15%。礦產資源開發的環境影響得到有效控制,開發區域生態環境不退化、環境質量不下降。礦山地質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及時治理,完成50萬公頃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任務。
四是礦業國際合作開創新局面。與基礎設施建設、國際產能合作相配套,合作推動境內外石油、鐵、銅、鋁土礦、鉀鹽等大型礦產地勘查開發。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礦業集團,健全礦業國際合作平臺和服務保障機制,初步形成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全球礦業合作體系。
五是礦業創新發展能力全面提升。有序放開油氣勘探開發市場,進一步擴大礦業權競爭性出讓范圍,大幅下放礦業權審批權限,建立礦產資源國家權益金制度,健全礦業權人信用約束監管制度。礦業資本市場、礦業權交易市場等現代市場體系更加健全。礦產資源法律法規體系更加完善,礦產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資源開發利用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
|
|||
|
責任編輯:單建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