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墻材革新“十三五”規劃發布 |
|||
來源:中國磚瓦網 |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13日|||
摘要:
“十三五”時期,江西省新型墻材發展將致力于三個轉變,即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綠色低碳可循環發展轉變、從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小而多向集約發展平穩發展轉變。 |
|||
近日,江西省墻革辦發布《江西省墻體材料革新“十三五”規劃》。《規劃》全面總結“十二五”全省墻材革新工作,確立了“十三五”墻材革新工作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發展重點。 “十二五”期間,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精心指導和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的正確領導下,江西省各級新型墻體材料管理機構緊緊圍繞國家《“十二五”墻體材料革新指導意見》,嚴格實施《江西省促進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因地制宜地開展墻體材料革新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全面完成國家和《江西省墻體材料革新“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各項任務。 一是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先后印發了《關于推進新型墻體材料行業快速發展的意見》、《江西省工信委關于推進新型墻體材料行業節能降耗的指導意見》、《江西省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計劃(2016-2018)》、《江西省新型墻體材料產品認定管理辦法》、《江西省新型墻體材料行業轉型升級示范企業認定辦法》和《關于貫徹執行國家<燒結多孔磚和多孔砌塊>(GB 13544-2011)的實施意見》;修訂了《江西省省級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補助暫行辦法》、《江西省新型墻體材料目錄》;出臺了《江西省新型墻體材料產品標識管理辦法(試行)》、《江西省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檢(試)驗室建設驗收管理辦法(試行)》。各設區市、縣(市)政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以促進地方新型墻材發展、“禁實”“限粘”“禁粘”為核心的政策措施。 二是新型墻材發展迅速。“十二五”期間,全省新增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新型墻材生產線235條,新增產能172.3億塊標磚。2015年,全省新型墻材產量達265億塊標磚,超額完成“十二五”發展目標;新型墻材生產比例達85.1%,比2010年提高8.8個百分點,累計生產新型墻材1178.7億塊標磚,比“十一五”增長70.1%。有16個品種列入《江西省新型墻體材料目錄》,308家企業列入《江西省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和產品目錄》,形成了以頁巖煤矸石燒結多孔磚和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為主的新型墻材系列產品;開發了頁巖煤矸石燒結保溫砌塊、灌芯復合保溫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板等新產品。 三是新型墻材推廣應用成效顯著。城鎮建筑以新型墻材為主的應用格局更為清晰。五年來,全省“禁實”范圍累計應用新型墻材的建筑面積達16656萬平方米,比“十一五”時期增長38%。2015年,新型墻材應用比例達87%,比2010年提高10.7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四是“限粘”“禁實”如期完成。“十二五”期間,全省開展“限粘”“禁實”行政執法監督檢查2.4萬余次,責令停止違法設計使用實心粘土磚244起,實施行政處罰97起,依法取締關閉實心粘土磚生產企業105家,淘汰實心粘土磚生產能力7.94億塊標磚;對其他粘土磚生產企業進行清理整頓,2015年實心粘土磚產量降至32.04億塊,與“十一五”末相比下降38.7%。全省列入國家第一批、第二批“城市限粘、縣城禁實”名單的9個城市、38個縣城均如期全面完成工作任務。 五是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到“十二五”末,新型墻材單位產品生產能耗同比下降35.7%。五年累計生產新型墻材1178.7億塊標磚,節約土地19.4萬畝,節約能源730萬噸標煤,綜合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工業尾礦等固體廢棄物9500余萬噸,相較“十一五”增長140%。 六是科技支撐促轉型升級。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支持一批新型墻材生產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引導企業采用電子計量配料系統、新型真空擠磚機、自動碼坯機、大斷面隧道窯、自動焙燒技術等新技術、新裝備,提升了行業機械化、自動化發展水平,促進了行業轉型升級。延伸新型墻材產業鏈,加強新型墻材機械技術裝備制造企業與新型墻材生產企業對接;鼓勵研究開發大型化、精細化、成套化技術裝備,支持科研院所研究開發燒結保溫砌塊、灌芯復合保溫砌塊等新產品,推動行業向中高端墻體材料發展;編制了燒結保溫砌塊、灌芯復合保溫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與蒸壓加氣混凝土墻板等新型墻材工程應用技術標準,促進了新型墻材推廣應用;制定了燒結墻體材料制品、蒸壓加氣混凝土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及計算方法兩項省標,推動企業實施節能降耗;編制了燒結制品、蒸壓加氣混凝土制品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試行)。 七是專項基金征管用嚴格規范。嚴格規范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研究制訂年度省級新型墻材專項基金補助項目申報指南,扶持新型墻材項目237個,新建和升級改造一批新型墻材生產企業和生產線,積極有效地引導、支持和促進了全省新型墻材的發展。 “十三五”時期,江西省新型墻材發展將致力于三個轉變,即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綠色低碳可循環發展轉變、從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小而多向集約發展平穩發展轉變。《規劃》確立了全省墻材革新發展的指導思想: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統領,以綠色建筑、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等需求為牽引,以推進城市“限粘”和“禁粘”、縣城“禁實”和新型墻材應用為主線,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發展方式,以創新驅動促進行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提升行業發展水平,推動全省墻材革新事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規劃》明確:到2020年末,設區的市和縣級市城區范圍內全部實現“限粘”,有條件的城市向“禁粘”推進;所有縣城規劃區范圍內實現“禁實”,并推動鄉鎮“禁實”,有條件的縣城向“限粘”推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新型墻材生產比例達86%以上;新型墻材應用比例達90%以上。新型墻材生產技術與裝備水平顯著提升,產品質量明顯提高,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形成一批符合綠色墻材評價指標要求的新型墻材體系,建成若干特色鮮明的新型墻材生產企業(集團),基本實現從簡單替代粘土磚向滿足綠色節能建筑要求的功能型墻體材料升級。 《規劃》提出了六項重點任務:一是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政策法規體系,開展《江西省促進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的修訂工作;嚴格依照循環經濟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法律的規定以及國家產業政策的相關要求,修改和調整條例的相關條款,切實做到與國家法律相一致。二是到“十三五”末,全省設區的市和縣級市城區全部實現“限粘”,有條件的實現“禁粘”;所有縣城實現“禁實”,有條件的實現“限粘”。積極推動鄉鎮“禁實”工作開展,努力探索適合農村“禁實”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重點加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開發適合農民建房所需的保溫磚和輕質復合條板產品,以替代農村普遍使用的實心粘土磚。三是淘汰一批規模小、工藝裝備差、能耗高、環境污染大的落后產能;以創新驅動,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開發適應綠色建筑和建筑工業化發展需求的新產品,培育高端產品市場,促進產能結構優化,帶動行業轉型升級。四是促進綠色生產,推進節能減排,對現有工藝和裝備實施節能、減少粉塵排放和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等技術改造。逐步淘汰能耗不達標、環境污染大、工藝裝備落后的生產企業,提高全省新型墻材行業準入門檻。五是全面推進新型墻材行業的“協同創新”,推動各創新主體大跨度整合互補性資源,充分發揮各自能力優勢,確保新型墻材行業生產要素得到有效匯聚,集中精力突破、發展一批具有綠色建材標識,滿足建筑工業化需求的新型墻體材料。六是培育建設一批符合綠色建材要求的新型墻材生產基地,推動新型墻材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示范,促進節能、環保、綠色新型墻材的發展。鼓勵各地根據產業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推動綠色新型墻材的應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