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持續漲價或將加速陶瓷行業洗牌 |
|||
來源:央視財經 | 發布時間:2021年11月03日|||
摘要:
今年以來,天然氣持續漲價給各行各業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陶瓷行業的感受也是非常明顯,而且影響在短期內很難消除。 |
|||
今年以來,天然氣持續漲價給各行各業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陶瓷行業的感受也是非常明顯,而且影響在短期內很難消除。 氣漲價導致陶瓷行業直接成本上漲
記者在廣東潮州的一家衛浴瓷工廠里看到,溫度可達1200℃的工廠窯爐在持續燃燒著。負責工廠運營的黃禮輝告訴記者,由于陶瓷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非常依賴天然氣,近期天然氣漲價創下歷史新高,對他們陶瓷行業的影響非常大,自己所在工廠的經營壓力也比往常大了許多。 廣東非凡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禮輝: 今年年初我們天然氣大概是處于3元以下, 天然氣成本占的比例是30%以上,現在天然氣漲價已經達到3倍之多 ,所以對我們的成本核算是非常高的。 隆眾資訊最新數據顯示,10月27日,廣東液化天然氣價格報6301元/噸,較5月上旬的3329元/噸已上漲近一倍。黃禮輝所在的工廠一天同時有三條生產線開工,一條生產線一天要消耗近一萬立方的天然氣,上半年的天然氣的價格是每立方3元,一條生產線需要支付天然氣的成本是3萬元。 廣東非凡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禮輝:現在我這邊有三條生產線,一條是3萬元,三條是9萬元。一個月下來200多萬元,所以我們的利潤都被漲價吃掉了。 記者走訪了潮州多家陶瓷生產企業,發現不少企業都面臨同樣的困境。方潮釗是一家陶瓷企業的生產運營總監,他告訴記者,每年年底天然氣上漲是常態,但今年天然氣價格漲得有點猛,企業新簽的合同不得不根據現實情況進行小幅度提價。 廣東松發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運營總監 方潮釗:天然氣的增長對我們制造業的影響是挺大的,綜合生產成本上漲到6%以上。我們是根據實際情況去提,肯定是沒辦法100%覆蓋得了。 據了解,我國陶瓷行業能做到自主品牌且自產自銷的企業非常少,在能源價格和電力成本上漲之前,陶瓷產品本身毛利率就不高,平均下來不會超過10%,而這次能源價格上漲,即便不算上化工原料、紙箱、人工等,在成本上已經增加10%以上,這也導致目前有部分中小陶瓷企業面臨保本甚至虧本的狀態,而不得不選擇停工。 陶瓷產品零售端價格變化不明顯
天然氣價格的大漲讓陶瓷企業苦不堪言,最終消費者購買的陶瓷產品是否也比以前貴了?陶瓷生產企業又是如何應對能源價格上漲給企業經營造成的困境呢? 記者走訪了一些陶瓷門店,一家門店的店長告訴記者,現在門店里看到的陶瓷是兩三個月前就準備好的庫存,門店現有產品售價變化不大。記者還發現,許多線上陶瓷產品不僅沒漲價,還因為“雙十一”的即將到來,價格有所下調。 業內人士表示,能源價格上漲對陶瓷零售端影響較小,因為終端需求不旺,如果產品漲價則可能會影響終端的銷售,所以大部分工廠選擇內部消化,優化管理,提高產品毛利率。 廣東松發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運營總監 方潮釗: 天然氣是硬性的漲價,這個是隨著國際的行情來的,但是公司內部只能是優化自己的生產成本,通過各道工序去降低其它成本。 另外,一些規模較大的陶瓷生產企業表示,工廠不會輕易停產,因為一旦停產,核心工人將會流失,給企業的長遠發展造成大的損失。 廣東非凡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禮輝: 因為我們現在用工也難,如果沒有穩生產保就業,會讓我們的熟練工流失,所以我們從其他渠道去爭取,來填補這種窟窿。但當然長時間下去,我們實體制造業也沒辦法生存,也是很困難的。 業內人士指出,能源價格的持續上漲會加速陶瓷行業的洗牌和產業的轉型升級。在國家的“雙碳”“雙控”政策背景下,陶瓷行業的環保、能耗標準會進一步提高。那些低端陶瓷產能未來或許被逐步限制,甚至淘汰。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