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峰峰美麗鄉村建設助推陶瓷特色產業發展 |
|||
來源:邯鄲日報 | 發布時間:2016年01月04日|||
摘要:
關鍵是環境、設施太差。自列入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后,村兩委班子從實際出發,把傳統陶瓷特色產業的培育和壯大作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持續發展的重頭戲,先后投入350多萬元進行農村環境整治,在使臟亂差環境得到徹底改善的同時,培育了園森和園林瓷廠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規模企業,形成龍頭帶動作用;投入170多萬元,打造了“陶瓷文化一條街”;搞好制陶農民的技能培訓,提高制陶農民的技能…… |
|||
邯鄲峰峰礦區義中村是當地有名的陶瓷之鄉,已有上千年的制陶歷史,久負盛名的磁州窯古窯址就在附近。但義中村陶瓷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卻是近兩年的事。當地村民都說,這是美麗鄉村建設助推的結果。 為啥過去也是家家制陶,戶戶有作坊,就是做不大規模、形不成市場? 關鍵是環境、設施太差。自列入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后,村兩委班子從實際出發,把傳統陶瓷特色產業的培育和壯大作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持續發展的重頭戲,先后投入350多萬元進行農村環境整治,在使臟亂差環境得到徹底改善的同時,培育了園森和園林瓷廠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規模企業,形成龍頭帶動作用;投入170多萬元,打造了“陶瓷文化一條街”;搞好制陶農民的技能培訓,提高制陶農民的技能……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化,義中村的環境在改變,農民素質在提高,傳統的陶瓷特色產業開始煥發生機。目前,義中村從事陶瓷生產和銷售的多達100余人,村民李凱大學畢業后回到義中村自辦網店,專門銷售義井當地特色陶瓷用品,年銷售額達幾十萬元。 如今,義中村的文化價值日益受到重視,峰峰礦區區委政府也采取了多種措施,在保護老窯的同時,拓展陶瓷業發展空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義中將成為陶瓷藝術體驗、生態農業觀光、城郊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 (何旭丹張杰) |
|||
|
責任編輯:徐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