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進環保改革 陶企應自覺清潔生產 |
|||
來源:美家網 |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0日|||
摘要:
|
|||
由佛山市政府的力度轉變可以看出,政府是有條理、有目標、有方向地加快陶瓷行業摘掉“三高”帽子,邁向清潔生產、節能降耗減排的轉型升級的步伐的。希望陶瓷企業能夠在政府高強度監督下,加快清潔能源改造步伐。 最新違法排污罰款標準 目前,佛山擬定的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價格:化學需氧量每噸15000元,氨氮每噸25000元,二氧化硫每噸8000元,氮氧化物每噸14000元。 政府緊逼力度由急轉緩 佛山陶瓷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和產業,不斷培養人才,堅持產品創新,形成強大的區位優勢,成為佛山主要傳統支柱產業之一,促進佛山經濟不斷發展。但無論佛山陶瓷產業對佛山經濟作出了多大的貢獻,也無法改變其重污染屬性。從2014年開始,佛山政府就順應中央節能減排、整治傳統重污染工業的號召,逐步推動本地陶瓷企業的環保改革。 2014“環保執法年”,佛山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佛山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排污工作的實施意見》,執行“九個一律”,并將環保追責工作落實到村委。 但在42家佛山陶瓷企業集體上書要求修改國家強制標準《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后,中國環境標準網發布通知,稱將對該標準進行修訂,完成時限為2016年。陶瓷企業獲得兩年“緩刑”,但陶瓷企業的淘汰進程并未因此而減緩。 政府推進環保改革 陶瓷企業應自覺清潔生產 政府加強環保執行力度 今年就是陶瓷工業完成強制標準的最后時限,政府執行力度明顯加強。 4月8日,佛山市公安機關對禪城首例環境違法行政拘留案件作出決定,佛山市禪城區一陶瓷拋光加工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潘某因私設暗管排放生產廢水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環保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協作,對各類違法排污行為“零容忍”,按環保法律法規嚴厲查處。 5月,佛山環保局向企業下發的《佛山市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政策相關情況介紹》顯示,佛山市將對企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四項主要污染物開展試點,納入試點的排污單位實行排污權有償使用。這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在“十一五”期間,已經在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河北、山西、山東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推行。 而此新政將于今年九月份實施。有陶瓷企業的人表示,希望這個新政策一旦通過,將會增加陶瓷產業的生產成本,壓力更山大。 由佛山市政府的力度轉變可以看出,政府是有條理、有目標、有方向地加快陶瓷行業摘掉“三高”帽子,邁向清潔生產、節能降耗減排的轉型升級的步伐的。希望陶瓷企業能夠在政府高強度監督下,加快清潔能源改造步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