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進!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取得新進展 |
|||
來源:中國水利,綜合自廣東省國資委、中國新聞網、新華網、中工網、云南網、荔枝網、湖南水利等 | 發布時間:2023年12月31日|||
摘要:
|
|||
時至歲末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 各地搶抓施工“黃金期” 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取得新進展 一起來看 ↓↓↓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二河樞紐段工程開工 11月30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二河樞紐段工程開工動員會在江蘇省淮安市召開,標志著二河樞紐工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淮河流域綜合規劃》《淮河流域防洪規劃》確定的擴大淮河下游泄洪能力、提高洪澤湖及其下游防洪保護區防洪標準的戰略性骨干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進一步治淮38項工程之一、2020年納入國家加快推進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時也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之一。此次開工的二河樞紐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二河越閘和入海水道進洪越閘兩座大型水閘、7.04千米引河開挖、3.22千米左右堤防加固,以及相應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環境保護工程。 二河樞紐工程是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第一級樞紐,也是第一個開工的樞紐工程,做好二河樞紐建設管理工作責任重大。 金塘沖水庫臨建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湖南省資水金塘沖水庫臨建工程開工儀式11月30日在益陽桃江縣武潭鎮善溪村舉行,該工程由原農村道路、跨善溪臨時貝雷橋及新建臨時施工道路組成。 資水金塘沖水庫臨建工程開工儀式現場。羅寒 攝 金塘沖水庫項目作為資水流域防洪戰略性工程列入了湖南省、益陽市“十四五”規劃,國家、湖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湖南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2021—2035年)》和2023年省委一號文件。該工程是一個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電,兼顧航運、生態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圖為金塘沖水庫效果圖。胡衛紅 攝 金塘沖水庫壩址位于安化縣羊角塘鎮鲇魚洲,概算總投資98.43億元,計劃工期43個月,設計總庫容2.14億立方米,年發電量6.47億千瓦時。水庫建成后,聯合上游柘溪水庫及下游堤防加固、河道疏浚等綜合措施,資水尾閭地區10個堤防防洪標準將從現有的10年一遇提高至30年一遇,益陽中心城區和桃江縣城可分別達到100年、5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具有巨大的防洪效益和不可替代的防洪作用。同時,可為41萬畝耕地穩產高產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改善375千米航道,有效保障資水下游沿線用水需求。 莽山水庫灌區主體工程完工 11月30日,湖南莽山水庫灌區主體工程完工儀式在宜章縣莽山水庫灌區左干渠竹梓塘渡槽舉行,這是莽山水庫工程建設的重要里程碑。 完工儀式現場 莽山水庫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管理PPP模式第一批試點項目,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莽山水庫灌區工程于2015年10月正式開工,干渠工程總長72.02千米,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31.2萬畝,年均新增糧食產量5萬噸。 莽山水庫灌區右干渠通水段 目前,干渠工程已具備通水條件37.35千米,并已通水17.46千米、解決灌溉面積9.85萬畝。莽山水庫灌區工程全面通水后將徹底解決宜章縣南部11個鄉鎮36.55萬人的農業生產生活需求,大大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毛俊水庫主體工程完工 11月28日,湖南毛俊水庫主體工程完工儀式在藍山縣灌區六標均田渡槽舉行,這標志著工程建設再次取得階段性成果,向灌區全線通水邁出突破性一步。 毛俊水庫工程是國家“十三五”期間加快推進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工程于2018年5月正式開工,2022年3月4日水庫順利下閘蓄水。目前,樞紐工程已完工,干渠工程已完成主體,工程累計完成投資36.8億元。 湖南毛俊水庫工程灌區范圍涉及永州市藍山縣、新田縣和郴州市嘉禾縣。工程建成后,將惠及永州藍山、新田及郴州嘉禾兩市三縣120多萬人民,解決41.5萬畝農田灌溉問題。這對解決湘南干旱、提高糧食產能、增加農民收入、改善城鄉生活用水條件和提高供水保證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首批機組空載調試全部完成 近日,繼鯉魚洲、高新沙兩大泵站首臺機組空載調試完成后,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羅田泵站首臺機組空載調試達到額定轉速,并保持平穩運行,標志著工程全線首批機組空載調試全部完成,為實現年底通水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羅田泵站主泵房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羅田泵站位于深圳羅田森林公園羅田水庫旁,是整個工程最后一座加壓泵站。此次首臺機組即2號電機空載調試工作,不僅是檢驗泵站是否滿足通水要求的必要環節,也是實現全線通水目標的關鍵一步。 此次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羅田泵站2號電機空載調試的順利完成,為后續剩余機組調試積累了寶貴經驗與試驗數據,也為下一步變頻器工況切換調試工作及全線通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滇中引水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 11月29日,由中鐵二局承建的滇中引水工程玉溪4、5、6標項目大塘子隧洞順利貫通,比節點工期提前了26天。 大塘子隧洞全長6824米,橫跨玉溪市江川區和通海縣,項目于2020年3月22日開工,是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關鍵線路之一。大塘子隧洞地質條件復雜多變,位于地震多發地帶,穿越6條斷裂帶,洞內多為強風化砂巖、泥巖等特殊不良地質體,巖體破碎,圍巖極不穩定,極易發生坍塌、涌水等問題,并且僅有進、出口兩個工作面,作業空間狹窄,施工困難重重。 大塘子隧洞的順利貫通,為下步隧洞轉序工作順利推進創造了有利條件,為玉溪段全線開挖支護貫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1月30日,由中鐵五局承建的滇中引水工程昆呈隧洞進口段開挖完成,標志著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4標輸水主干渠全部貫通。昆明段4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由龍泉隧洞出口段、昆呈隧洞進口段、龍泉倒虹吸三個施工區間組成。其中,龍泉倒虹吸是滇中引水工程全線唯一在城區使用盾構法施工的項目,這在云南省水利工程建設中尚屬首次。 昆呈隧洞進口段全長1000米,兩隧洞存在圍巖大變形、冒頂、塌方,洞段斷層破碎帶、巖溶發育及軟弱圍巖變形等不良地質,隧洞開挖過程中易發生隧洞排水和施工地層擾動造成的地面沉降,安全風險高,沿線涉及綠化、管線遷改、協調較多,施工難度大。 滇中引水工程是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水資源配置工程,總投資超過1200億元,工程主干渠全長664千米。工程完工后,受水區共涉及輸水總干渠沿線云南六州(市),受益國土面積達3.69萬平方公里,約1112萬人直接受益。 西藏帕孜水利樞紐工程導流洞貫通 近日,西藏自治區帕孜水利樞紐工程導流兼泄洪放空洞順利貫通,標志著導截流工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為如期完成水庫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導流洞貫通儀式。李秀萍 攝 帕孜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昂仁縣,是國務院確定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全國目前在建海拔最高的國家級重大水利工程,是西藏自治區“十四五”新開工建設的首個重大水利工程。 帕孜水利樞紐工程施工現場。李雨橋 攝 帕孜水利樞紐項目由樞紐工程、昂仁供水工程和配套灌區工程組成,以灌溉、發電為主,結合城鄉供水,為改善區域水生態環境創造條件,是西藏自治區有史以來首個壩高超百米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海拔4200米以上,壩高最高的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 帕孜水利樞紐工程施工現場。拉巴卓瑪 攝 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提高水庫下游灌區的灌溉保證率,有效緩解灌區春旱和冬旱缺水問題,開發當地水能資源,可基本解決日喀則市5個縣冬季缺電問題,對促進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