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研制取得新進展 |
|||
來源:人民網 |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08日|||
摘要:
日前,在位于珠江口盆地3000米超深水區塊,“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載我國自研海洋拖纜地震勘探采集裝備“海經”系統,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業,發布了我國首張超深水三維地質勘探圖,標志著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研制取得新進展。 |
|||
日前,在位于珠江口盆地3000米超深水區塊,“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載我國自研海洋拖纜地震勘探采集裝備“海經”系統,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業,發布了我國首張超深水三維地質勘探圖,標志著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研制取得新進展。 “海洋石油720”物探船搭載“海經”系統進行超深水勘探作業。受訪者供圖據介紹,在本次作業過程中,“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按照設計要求,將“海經”系統中的10條超過8千米長的電纜依次布放到海水中,形成一個面積相當于1021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數據采集網,沿航線進行海面拖纜采集作業,實時完成震源和檢波點的地震數據采集,在廣袤的海面上準確劃分出油氣藏位置,助力深海油氣資源高質量勘探開發。 數據顯示,在我國已探明的油氣儲量中,40%左右的海洋油氣資源蘊藏在深水區域。國家能源局此前組織召開的2023年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上強調,要加強深海油氣勘探開發,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海經”震源控制系統入海。受訪者供圖 《“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要建設海洋地震采集裝備制造及檢測平臺,應用海洋地震勘探系統地震拖纜、控制與定位、綜合導航、氣槍震源控制等核心裝備并裝配三維地震物探船,支撐海洋地震勘探技術裝備在海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的推廣應用。 業內人士表示,拖纜地震勘探技術是世界上探測海底地質結構最直接、最經濟、最高效的方法。通過物探船搭載的成套拖纜裝備“犁”過海面,以地震波信號實現對海底地層的“CT”掃描,從而看清海底的油氣儲層。 “海經”拖纜定位控制系統正在調節電纜深度。受訪者供圖據介紹,“海經”是我國自主研發制造的首套拖纜模式地震勘探成套采集裝備,由震源控制、拖纜采集、綜合導航以及定位與控制等多種裝備系統組成,具備2赫茲超低頻頻率信號采集能力,提高了地震資料分辨率。與進口裝備相比,“海經”采集到的地震資料識別度更高,可透過3000米水深,精細刻畫萬米地層的復雜地質結構,裝備整體性能滿足了當前海洋石油勘探要求。 自2022年9月投產以來,“海經”經歷了從常規地震采集到高密度連續采集再到高覆蓋滾動采集等多種作業方式,順利完成了4個工區總計3935平方千米海域的三維地震勘探,已經實現產品定型及產業化生產,具備研發、制造、服務的全產業鏈能力,建立了完整的產業化制造體系。(杜燕飛)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