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綠色建材產業集群聚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
來源:湖北日報 | 發布時間:2022年07月27日|||
摘要:
一個目標做強綠色建材產業集群;兩個支撐推動綠色建材產業雙鏈融合;三個路徑探索綠色建材產業裂變應城模式;四個聚力匯聚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勢能。 |
|||
湖北省社科聯中國調查課題組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作出的重要部署,推動全省社科工作者深入基層,聚焦縣域經濟突破性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把脈問診式調研行動,深入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由省社科聯組織的“2022年社科專家市縣行”第二場調研,以“應城市綠色建材產業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來自省社科聯、湖北中醫藥大學、省社科院、孝感市社科聯等單位的10多名專家學者深入應城市調研,為進一步做強綠色建材產業聚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應城市建材產業底蘊深厚、技術優勢明顯,已成為當地三大優勢特色產業之一。當前,應城正著力構建“一心支撐、五區共進”區域發展布局,必須在積極謀劃綠色建材產業突破發展、推動綠色建材產業裂變升級上下更大功夫、出更多實招,為聚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一個目標 做強綠色建材產業集群 打造綠色建材應城名片,建設綠色建材產業之城。一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做大產業集群。加大引進綠色建材上游,包括鋁合金等原材料核心企業;夯實綠色建材中下游,加快包括新型墻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等企業發展;建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搭建上下游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專業平臺。二是堅定綠色發展、深化綠色轉型。壯大以生產涂料、石膏、卷材、夾板為主要產品的重點企業,推動綠色建材產業品質化、標準化、品牌化;依托龍頭企業在綠色建材產品上的生產技術優勢,提升綠色建材生產技術水平;穩步推動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工作,優先選取技術發展成熟、創新水平高的綠色建材產品和設備,編制產品目錄和標準清單,擴大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實施范圍。三是制定發展專項規劃提升市場影響力。立足國際國內綠色建筑發展方向和實際,編制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明確政府部門職責,以服務綠色建材企業為著力點、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為監測點,建立健全目標責任考核機制。 兩個支撐 推動綠色建材產業雙鏈融合 深度融合政策鏈與人才鏈支撐,促進產業技術革新。一是堅持把做優做強綠色建材特色產業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主抓手,深入對接“51020”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孝感市漢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等重大戰略布局,整合政府部門資源,力爭綠色建材重點項目納入湖北、孝感重點推進項目,增強項目示范效應。二是注重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力度,編制綠色建材產業緊缺人才需求目錄,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革新和實習實訓合作,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 穩固融合創新鏈與產業鏈支撐,推進產業集群發展。一是發揮企業核心技術優勢。鼓勵龍頭企業,借助綜合優勢,整合上下游相關資源,在應城綠色建材產業鏈上形成從原材料到產成品銷售的全產業鏈的集合,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二是按照綠色建材產品的高顏值、高體驗度、個性化、智能化、節能環保等新特點新要求,推進家具、涂料、防水卷材等主要產品的個性化研發與服務化定制,通過技術創新、工業設計和多元合作,帶動綠色建材企業整體發展,打造具有應城特色的綠色建材產業集群。 三個路徑 探索綠色建材產業裂變應城模式 依托武漢都市圈建設,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好服務。一是強化武漢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概念。應城要主動對接武漢、服務武漢、融入武漢。二是加強交通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硚孝高速西延線、漢北河南垸至新溝航段建設,全力爭取武漢—應城城鐵項目,打通對外交通物流大通道。三是加強區域戰略合作。注重通過“協作配套、優勢互補”加強與武漢東西湖區戰略合作,精準對接產業轉移與配套,將應城綠色建材產業建成武漢的“園外園”“高質量產業發展配套基地”。 注重節能環保,堅定綠色發展。一是聚焦能源要素供應。充分發揮華能熱電的能源綜合利用優勢,為化工園區構建起能源多元供應體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二是抓實化工園區環境安全。加強化工園區風險防控整治力度,提升化工園區安全發展和綠色發展水平。三是完善企業退出機制。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治辦法,堅決淘汰使用落后產能工藝及轉型轉移無望企業。 探索創新發展。一是瞄準新材料新技術。積極發揮企業創新的主體作用,推進資源和要素有效匯集,建立二氧化碳資源化、新材料與智能制造等實驗室,積極研發清潔能源利用、燃料替代、二氧化碳市場化應用等技術。二是發展高端建材產品。聚焦行業先進技術和工藝流程,鼓勵企業夯實產品高端化發展基礎,不斷提升生產工藝、原材料標準,以及設備、工藝和材料匹配度,保障產品高品質高端化。 四個聚力 匯聚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勢能 聚力項目不斷完善。一是完善項目要素保障。及時了解國家綠色建材行業協會的相關政策、發展規劃、技術要求、市場動態等,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加大各要素保障力度,吸引優質企業落地應城。二是注重產業基礎構建。在綠色建材項目引入上,從“單一地招引項目”向“系統地布局項目”轉變,通過引入龍頭、重點企業形成上下游產業配套。三是圍繞基礎板塊細選項目。重點圍繞應城現有發展基礎較好的建材產品板塊精挑細選項目,招引相關上下游配套企業,建好建強產業鏈。 聚力產業技改擴能。一是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骨干企業為重點,推進以智能化升級、集群化發展、服務化延伸、綠色化轉型、安全化管控為重點的企業技術改造,提高企業行業競爭力。二是建立科技成果轉化體系。開展對領域內基礎前沿、關鍵技術的聯合攻關,推動科技成果就地轉化,開展項目深度孵化,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三是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深化市校、校企的綠色建材產學研戰略合作,開展產業育人、產業共建平臺,實現跨區域科研設施、基礎研究平臺開放共享。 聚力園區提檔升級。一是加強工業園區建設力度。加大綠色化工發展區的投資建設力度,提檔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和循環化改造。二是提升工業園區管理水平。整合工業園區產業鏈資源,全面提升省級合規化工園區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園區綜合承載功能和數字化、智能化。三是破解工業園區土地要素瓶頸。完善“畝產論英雄”工作體系,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化,降低園區企業成本,不斷增強園區招商競爭力。 聚力環境持續優化。一是通過深入開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切實落實好企業各項優惠政策與措施,用心用情解決好企業建設用地難、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二是明確政府在綠色建材產業發展中的定位,形成財政、行業管理、金融、配套服務等多位一體的政策鏈,建設服務產業發展高水平有為政府。三是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當好為企業紓困解難的“店小二”,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精準高效的全鏈條服務。 ?。▓坦P人:楊波,湖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