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工作會議暨七屆一次理事會在廈門召開 |
|||
來源: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 | 發布時間:2022年09月21日|||
摘要:
號召大家共同努力,開發出更好更多的精神和物質產品,滿足非金屬礦行業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
9月15日,2022年協會工作會議暨協會七屆一次理事會在福建廈門順利召開,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會長潘東暉、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文利、專職副會長唐靖炎等協會領導出席會議,協會會員單位代表、七屆理事會理事、部分專家和行業重點企業代表約130余人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參會。 王文利主持協會工作會議并作工作報告。報告總結分析了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非金屬礦行業運行情況。2021年,我國非金屬礦行業克服疫情反復、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限電限產等因素影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行業總體運行態勢良好,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萬億元,同比增長11.1%;礦山采選業收入約3000億,同比下降25%;深加工制品業收入超過7000億,呈現大幅增長態勢。2022年上半年,受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等超預期突發因素的影響,非金屬礦行業承壓前行,整體運行保持平穩,克服多重壓力挑戰,加快了綠色發展步伐,為全年高質量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報告指出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行業運行特點及行業發展新變化,主要表現為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礦產品供給結構向大中型企業集中,部分產業增收不增利現象有所持續,部分礦產品價格快速上漲,與新能源相關礦產或將迎來爆發性增長,企業更加重視科研投入,資本市場助力非金屬礦行業發展等。 專職副會長唐靖炎回顧了協會在“十三五”期間的科技創新工作,并介紹了協會“十四五”科技創新重點工作安排。2018-2021年,非金屬礦科學技術獎累計評選出獲獎項目85項,其中基礎研究類21項,技術發明類10項,科技進步類39項,科技公益類15項;組織編制了《非金屬礦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行業標準、《非金屬礦行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行業標準;全行業新增重點實驗室5家,技術中心15家;完成“石墨尾礦在陶瓷材料中梯級利用技術、粘土礦物基功能材料合成性能與機理研究”等各類科技成果鑒定項目75項并開展了一批重大專項研發項目。“十四五”期間,行業技術創新的方向和重點是:進一步提高資源高效利用水平,優化開采加工工藝流程,提升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七屆一次理事會由會長潘東暉主持,會議分別審議并通過了《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會員管理辦法》、《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資產管理辦法》、《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分支機構整改方案》、關于聘任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的議案、關于增補部分七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的議案。王文利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宣讀了《關于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總工程師任職的通知》。經七屆一次理事會審議通過,聘任朱進、周清椿同志為協會七屆理事會副秘書長;增補宜章佳匯新材料有限公司、山東華特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欣意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為常務理事單位,平江縣威派云母絕緣材料有限公司、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恒達機械有限公司、湖南昌迪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材科創研究院有限公司、江油市非金屬新材料產業協會為理事單位。 協會聘任副會長唐靖炎同志同時擔任協會總工程師。 潘東暉會長發表講話,他要求全行業認清形勢,踔厲奮發,扎實推進非金屬礦工業安全發展;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非金屬礦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與時俱進、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提升協會服務能力、凝聚力和影響力。他強調一要加快推進《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分支機構整改方案》的落實,二要著力化解行業發展中的難題,三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他號召大家共同努力,開發出更好更多的精神和物質產品,滿足非金屬礦行業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