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玻璃新材料研發動態 |
|||
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編發) | 發布時間:2021年02月03日|||
摘要: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許多行業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v觀全國各行各業從產線建設施工、生產運營管理、物流運輸管理、科研攻關各個方面的打工人都在崗位上勇于擔當,攻堅克難,共克時艱,堅韌不拔,打了一場漂亮的抗議阻擊戰!每個人都了不起,每個人都是英雄。取得了矚目成績。今天我們來說說2020年玻璃新材料研發動態。 |
|||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許多行業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縱觀全國各行各業從產線建設施工、生產運營管理、物流運輸管理、科研攻關各個方面的打工人都在崗位上勇于擔當,攻堅克難,共克時艱,堅韌不拔,打了一場漂亮的抗議阻擊戰!每個人都了不起,每個人都是英雄。取得了矚目成績。今天我們來說說2020年玻璃新材料研發動態?! ?/span> 1.鉆石玻璃 2020年1月21日美國創新公司 Akhan Semiconductor 宣稱利用鉆石的堅硬特性研發出一種鉆石玻璃,可以為可折疊設備制造超輕、超薄、超硬的屏幕。這種玻璃名為 Miraj 鉆石玻璃, 由實驗室制造的納米鉆石材料制成,它可以涂在塑料聚合物片上,也可以涂在未經處理的可彎曲玻璃片上。鉆石玻璃十分堅硬,而且完全可以折疊。 2.手機用柔性薄膜透明度超87% 2020年4月同濟大學開發了一款針對柔性智能手機的耐高溫透明柔性薄膜,耐熱性能優秀,其玻璃化轉變溫度(Tg)大于410℃,熱分解溫度(Td5%)大于510℃,拉升強度100Mpa,拉升模量2Gpa,400-450nm平均透過率大于87%。 3.用于3D打印的自修復玻璃 2020年5月15日臺灣國立中央大學開發了一種抗紫外線、耐熱、自修復的乳液玻璃。用液態固體(LLS)材料作為支撐介質,將UV和熱固性油墨(也稱為樹脂)直接“ 3D寫入”其中,并獨立于周圍的LLS進行固化。 4.超薄柔性玻璃制成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22.6%! 2020年5月18日羅馬大學、德國弗勞恩霍夫有機電子研究所和哥倫比亞南哥倫比亞大學開發了一種可彎曲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可以在 100-500 勒克斯照度下工作,實現 20.6%和22.6%的電池轉換效率。比柔性基板上性能最好的鈣鈦礦光伏電池高 60-90%,“每克重量(W/g) 的特定功率(瓦特)比塑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高出 40-55%,比剛性玻璃高出一個數量級”。 5.新型的雙晶相玻璃 2020年6月22日福建師范大學通過玻璃原位晶化法制備了一種含有Tm:NaYbF4上轉換納米晶(UCNCs)和CsPbBr3鈣鈦礦納米晶(PeNCs)新型雙晶相玻璃。這種納米復合材料的優點在于為UCNCs和PeNCs的原位共生長提供了一種固體無機玻璃宿主,保護PeNCs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很好地解決了鈣鈦礦材料穩定性瓶頸問題。 6.智能光學薄膜技術 2020 年6月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開發出一項易用的智能光學薄膜技術,使智能窗戶裝置可以根據周圍光線條件瞬間自動切換透明與不透明狀態。 7.超快激光玻璃微焊接技術 2020年7月29日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光子制造中心研究團隊采用超快激光在玻璃材料與金屬合金、單晶硅等異質材料微焊接,實現了多種玻璃材料(硅酸鹽玻璃、藍寶石玻璃、石英玻璃)與單晶硅、合金(銅合金、鋁合金、鈦合金)等異質材料的高強度直接焊接,目前完成的航天航空關重件樣件已通過性能測試, 技術成熟度達到工程應用水平。 8.在玻璃中構造大容量光存儲 2020年8月14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單元技術實驗室在UV-NIR超快激光誘導磷硼酸鹽玻璃合成CsPbBr3量子點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摻鋁和熱處理工藝在硼磷酸鹽玻璃中得到具有優異熱穩定和化學穩定性的CsPbBr3量子點,通過超快激光誘導在玻璃表面和內部析出了鈣鈦礦CsPbBr3量子點,擴大了鈣鈦礦量子點的應用范圍。將在玻璃中構造大容量光存儲、有源光波導和3D光學器件發揮重要作用。 9.新型智能調光玻璃 2020年8月21日,廈門大學報道了六方氮化硼鈍化技術并制備出了超穩定的、選擇性透明的銅納米線導體,基于 Cu@h-BN 納米線網絡和液晶技術,成功制備了一種新型智能調光玻璃,可以控制玻璃能見度由透明到不透明的快速切換(0.26s),利用Cu@h-BN納米線有效阻擋中紅外光,可屏蔽輻射熱,達到節能的目的,在軍事等領域還可實現防止紅外監控的功能,有望成為未來智能建筑的黑科技組件之一。 10.黑科技:玻璃上的稀土涂層可節能25%~40% 2020年10月27日包頭稀土研究院的EASTO.1098斷熱稀土玻璃涂層可以直接涂在玻璃表面,能在3小時內快速降溫,溫度調節或高達7—15度,節能25%—40%??蓮V泛運用于節能環保型汽車和節能型建筑玻璃上,有效解決汽車和建筑內部溫度高、空調能耗大等問題。 11.改善金屬玻璃脆性的方法 2020年10月30日國立科學技術MISIS(NUST MISIS)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獨特的方法來處理大塊金屬玻璃??梢詫⒂兄谙饘俨AУ拇嘈詥栴},從而擴大其應用范圍。 12.首創國內壓延法制備熒光玻璃 2020年11月10日包頭稀土研究院以稀土為原料、以壓延法成功制備熒光玻璃,為熒光體制備出大功率白光LED樣燈,開發出鋁酸鹽、硅酸鹽、鎢鉬酸鹽等多個材料體系的白光LED用熒光粉及藍光激發的黃色、紅色熒光玻璃。基礎玻璃可見光波段透光率達80%至90%,具有高導熱性、高顯色性、高透光性,解決了傳統發光材料結熱過高等問題,適用于大功率LED 照明,符合綠色健康照明發展趨勢。 13.玻璃變成智能表面 2020年11月11日俄羅斯圣彼得堡國家信息技術、機械學與光學研究型大學(圣光機大學)開發了一種可以將普通玻璃變成智能表面技術。可以傳輸大約一半的人眼可感光,并將反射率降低到4%,可用于制造AR屏幕,為用戶提供周遭對象的附加信息。另外,新型表面同時還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14.一種新型玻璃光學材料 2020年11月16日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與長春科技大學合作,從多組分玻璃中獲得了閃爍體材料,其光輸出約為目前常見的高鍺酸鉍晶體(Bi4Ge3O12)的60%。閃爍體是當帶電粒子撞擊閃爍體時發出可見光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創建探測器與輻射計量儀以及醫療光電、安全系統和其他許多領域,都是必不可少的。用途最廣泛的閃爍體之一,是具有高含量稀土離子的多組分玻璃,此外還有無機單晶體。 15.新型玻璃材料 2020年11月25日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研發出全新的防輻射玻璃,這款新型玻璃材料防輻射效果是現有產品的3倍左右。 16.金屬冰川玻璃 2020年12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制備出以鑭鈰基非晶合金為前驅體的金屬冰川玻璃。冰川玻璃態是一種新型非晶亞穩態,具有與玻璃態不同的玻璃化轉變溫度、脆度、密度、反射率和分子結構。它的發現支持了“在非晶合金中存在液液相變”的觀點,提供了研究金屬液體液液相變的理想體系,為后續研究提供了理想載體。 17.12 微米超薄柔性 OLED 12月7日發表于《自然—通訊》的一項研究中,英國和德國的展示了一種高效穩定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其總厚度約為12微米,可以完全浸泡在水或細胞營養介質中數周而不會發生實質性降解。 18.一種微晶玻璃析氧電催化劑 2020年12月23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制備出一種具有結晶-非晶雙相結構的微晶玻璃并用于電催化OER。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