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領域研究實現重大突破 |
|||
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 | 發布時間:2021年04月13日|||
摘要:
據悉,這一創新成果解決了傳統鈣鈦礦光伏材料制備中的世界性難題,實現了我國光伏領域研究的重大突破。 |
|||
從南京工業大學獲悉,近日,國際權威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該校先進材料研究院院士黃維和教授陳永華團隊有關室溫和高濕度下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據悉,這一創新成果解決了傳統鈣鈦礦光伏材料制備中的世界性難題,實現了我國光伏領域研究的重大突破。 據介紹,α-FAPbI3鈣鈦礦由于具有最窄的帶隙被認為是提高單節鈣鈦礦光伏器件近理論極限效率最有希望的材料。然而α-FAPbI3鈣鈦礦的相轉變難且穩定性差限制著其進一步的發展。此外,傳統制備過程必須在惰性氣氛中嚴格控制溫度和相對濕度的條件下制備高質量的鈣鈦礦薄膜或者鈣鈦礦中間體薄膜,這嚴重限制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大規模生產和實際應用。 針對這一挑戰性難題,黃維和陳永華團隊創造性地在高濕度(大于90%)的條件下制備出高達24.1%的功率轉換效率的FAPbI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首次提出了基于離子液體甲酸甲胺(MAFa)作為碘化鉛的前驅體溶劑,生長出具有取向排列的碘化鉛薄膜,這些取向生長的結構具有許多納米級的離子通道,有助于將FAI滲透到碘化鉛薄膜中發生反應,并且阻擋了水分子的侵蝕。未封裝的器件在85°C持續加熱和持續光照下,分別保持其初始效率的80%和90%達500小時。這一重大突破為傳統鈣鈦礦光伏材料制備奠定了基礎。 |
|||
|
責任編輯:褚贊贊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