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博會]陶博會“助燃”陶瓷業流通新模式 物流綜合體大勢所趨 |
|||
來源:齊魯網 | 發布時間:2015年09月10日|||
摘要:
據了解,目前的陶瓷市場伴隨著陶瓷工藝的發展,他的市場流通也越來越活躍。淄博陶瓷業的發展更為淄博地區的經濟發展,為提高淄博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做了很大貢獻。孟會長告訴記者,“從未來的發展角度來看,陶瓷業在品牌、創新及流通方面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 |
|||
淄博作為歷史上有名的“陶都”,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陶瓷工藝有了很大的發展。面對新形勢下陶瓷行業的發展方向,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孟國強表示,每年淄博地區舉辦的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對于提升我國陶瓷業界的質量起到了很大作用,推動陶瓷業的發展更需要重點關注品牌、創新和流通方面存在的弊端。目前的“互聯網+”新型流通模式勢不可擋,物流綜合體的結合利用將為流通企業的發展提供空間。 在本屆陶博會上,陶瓷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和“互聯網+”的提出和運作成為眾多陶瓷商家和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對此,記者采訪了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孟國強。 陶博會成受眾群盛大節日 企業流通更需扎根融入 由淄博市舉辦的每年一屆的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盛大而隆重,會場展出的淄博地域文化陶瓷大放異彩,眾多陶瓷產品融合創新,吸引了無數商家和消費者的眼球。孟會長向記者表示,“淄博做的很好的一件事情就每年的陶瓷博覽會,陶瓷博覽會的舉辦對于提升我國陶瓷業界的質量,推動陶瓷業的發展還是有很大作用的。每一次的舉辦對于陶瓷消費者來說就像盛大的節日,每年的陶瓷博覽會還會推出眾多新產品,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因此下一步我認為一些大的流通企業,包括生產企業流通部分要進一步在淄博這個地方扎下根來,要把淄博文化和陶瓷精神融入到商業經營當中去。因為淄博作為文化古都,他的陶瓷文化含量還是很高的,對商家來說,不只是賣一件陶瓷產品,而是通過產品能夠讓消費者和企業體會到我們陶瓷無窮的魅力。這些能夠通過我們流通商,通過賣場對流通的有效組織達到這樣一個目標。” 陶瓷市場發展更“靈活” 品牌、創新、流通三大問題亟待解決 據了解,目前的陶瓷市場伴隨著陶瓷工藝的發展,他的市場流通也越來越活躍。淄博陶瓷業的發展更為淄博地區的經濟發展,為提高淄博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做了很大貢獻。孟會長告訴記者,“從未來的發展角度來看,陶瓷業在品牌、創新及流通方面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 孟會長告訴記者,“目前面臨的三大問題首先是品牌問題,淄博的品牌戰略對目前的市場來說,淄博政府正在下大力氣來抓,因為我國陶瓷發展中仿制、貼標生產的現象很嚴重,在淄博這個行業要更為嚴重一些,自己獨有的地方特色品牌比較少。在全國乃至于世界范圍內,我們淄博很有名氣的品牌陶瓷很少見,這與我們很有歷史內涵的“陶都”來講很不相稱。在我看來,要抓品牌,把我們現有的品牌要好好總結提升層次和檔次,自己培育些新的品牌。” 一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孟會長指出,“目前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陶瓷行業在淄博創新能力相對弱一些。一個行業的發展如果失去了創新的能力基本沒什么前途。從發展來說,競爭越來越激烈,競爭的背后就是創新能力的體現。所以創新的節奏和產品的水平是一致的,創新能力越強,產品的水平則越高,適應市場的能力就越強。如果只是走仿制的路,再怎么努力,也難以達到別人的水平,也難以達到市場份額的占有,所以淄博的企業家們要在創新上多下一些功夫。”從國家和企業兩個角度來講,孟會長提出了個人見解,他表示,“我們國家創新的動力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是企業本身創新的要求也與我們整個經濟環境需要進一步的治理整頓,需要進一步的規范有關系。比如說我們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做的還不夠,特別是陶瓷制品他的門檻比較低,所以人家仿制起來抄襲起來比較容易。所以需要從政府的環節和社會管理的環節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對創新能力的保護。而企業更要努力讓自己的產品達到別人難以抄襲和仿制的水平。” 對于流通環節的企業運用,孟會長向記者表示:“從淄博的下一步陶瓷產業發展來看,我覺得在流通環節上要加大扶植力度。淄博陶瓷原來是以生產為基礎,流通不是很發達,但近幾年大的市場品牌起來了,我覺得可以通過這些賣場和商業設施努力把淄博陶瓷進一步推出去,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能重新認識淄博陶瓷。淄博陶瓷流通這個行業本身還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發展質量,進一步活躍陶瓷生產行業的流通。” 擁抱“互聯網+”新技術 物流綜合體將成發展趨勢 對于本屆陶博會提出的“互聯網+”電子商城模式,孟會長告訴記者,“陶瓷業現在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以“互聯網+”電子商城為基礎和標志,我們的流通企業,我們的賣場,包括我們的生產企業,在這方面要做更多的努力。不要去質疑“互聯網+”和電子商城的發展,這樣一個新型的技術勢不可擋,你沒辦法阻擋,我們只能說順應潮流,擁抱互聯網。我們通過互聯網技術,通過大規模的采用互聯網技術手段,不斷的提升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包括賣場的經營質量,因此更要積極的響應我們黨和國家對互聯網的推動。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的管理和技術都能得到很大提提升。” 面對“互聯網+”為企業注入的新優勢,孟會長表示,“在推進的過程中,企業成本就降低了。最大的好處是在有效的時間內,有限的空間里可以無限擴大企業的經營能量。他不單是一個成本的下降,他是最大限度的為企業的經營節約了時間,空間,以及品牌的推廣,這樣一個商業模式與其他商業模式是無可比擬的。” 而對于企業在采用這種新型商業技術模式時所產生的擔憂,孟會長告訴記者,“模式推出之初,成本總是要有的,尤其是互聯網技術,這一方面政府要加以引導,及時把信息提供給企業。從企業來講,除了互聯網以外,還有一種新型流通方式是現代物流,很多賣場將來很有可能改造成大的物流分銷基地。但陶瓷行業所要關注的是陶瓷體積大,易損,重量大,物流這塊需要合理的解決方式,這也是目前電子商務的技術短板。” 采訪中,孟會長向記者提出了淄博地區陶瓷行業的物流綜合體發展趨勢,“目前淄博地區陶瓷業的傳統賣場開始逐步采用與新型電子商務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因此不妨也考慮與現代物流做一些文章,在物流的分銷上做一些工作,流通商與開發商取得有效溝通,這些都將是未來流通企業的一個發展空間。” (記者 孫凱旋 實習生 王源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