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水玻陶等行業!黑龍江啟動2025年度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工作 |
|||
來源:黑龍江省工信廳 | 發布時間:2025年04月17日|||
摘要:
為加快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改造,持續推動工業能效提升和碳排放降低,近日,黑龍江省工信廳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度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工作的通知。 |
|||
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度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工作的通知 各市(地)工信主管部門: 為加快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改造,持續推動工業能效提升和碳排放降低,按照工信部統一部署和要求,現組織開展2025年度全省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務 (一)診斷服務范圍。聚焦鋼鐵、乙烯、合成氨、電石、多晶硅、鋰電池、水泥、陶瓷、平板玻璃、電子電器等行業和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礎設施,組織節能降碳服務機構為企業開展公益性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工作。 (二)診斷服務內容。節能降碳服務機構應針對企業生產工藝流程、重點產品設備、用能結構及能量系統優化、能源管理和碳管理體系建設等方面,查找短板弱項。在此基礎上,提出技術、設備、管理等方面節能降碳改造措施建議,為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可復制易推廣的節能降碳系統解決方案。鼓勵節能降碳服務機構對“十四五”以來接受工業節能診斷服務的企業開展持續跟蹤服務,推進節能改造措施建議落地實施;鼓勵根據已發布的產品碳足跡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推薦團體標準(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網站查詢),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 二、工作程序 (一)制定工作計劃。各市(地)工信主管部門組織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企業認可度好的節能降碳服務機構,以及符合節能降碳診斷服務范圍、有節能降碳改造需求的企業,對接達成服務意向,提出2025年度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工作計劃。為有效保障節能降碳服務工作質量,各地區推薦的服務機構數量不超過3家、每家服務機構服務的企業數量不超過10家。請于2025年4月20日前將2025年度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工作計劃表(見附件1,蓋單位印章PDF版和Word版各一份),和節能降碳服務機構簡介(蓋單位印章PDF版,具體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機構介紹、相關資質、人員總體及專業技術人員情況、近三年開展節能降碳診斷工作情況及主要案例、其他相關業績說明等,并附營業執照、公司相關資質、單位法人簽字并加蓋公章的申報材料真實性聲明)報送省工信廳(節能處)。省工信廳將擇優推薦工信部。 (二)確定重點任務。工信部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綜合考量服務機構的資質能力、技術水平以及被診斷企業情況等,確定2025年度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任務清單。 (三)組織開展服務。中標服務機構應按照工業企業和重點行業節能診斷服務指南等相關要求,高質量開展節能降碳診斷服務,不得向企業收取費用。請于2025年11月底前完成相關工作,并將節能降碳診斷報告等材料報送省、市(地)級工信主管部門,同步上傳至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平臺(www.gmpsp.org.cn)。 (四)報送工作總結。各節能降碳診斷服務機構在任務完成后,從診斷數量、完成質量、數據分析、企業反饋等方面對工業節能診斷服務進行全面梳理總結,于2025年12月3日前分別向省、市(地)級工信主管部門報送工作總結報告。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協調。開展節能降碳診斷是落實節能法律法規的一項重要公益性服務活動,是國家工信部在工業節能降碳領域開展的一項重要年度工作,對促進工業企業節能降碳、提質增效具有重要意義。各市(地)工信主管部門要加強工作組織和統籌協調,突出重點、精準服務、務求實效。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服務機構、企業等各方力量,積極探索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推進模式,推廣節能降碳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二)強化過程跟蹤。各市(地)工信主管部門要加強服務過程指導,安排至少1名負責人全程組織和參與節能降碳診斷服務活動,定期調度任務開展情況,協調解決診斷服務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定期向省工信廳反饋節能降碳診斷工作進展情況,提升診斷服務質量和效率。 (三)做好結果應用。各市(地)工信主管部門要做好節能降碳診斷服務與工業節能監察、節能技術裝備目錄推廣等工作的協同。鼓勵企業根據節能降碳診斷結果,實施節能降碳綠色化改造升級。積極開展節能降碳政策標準宣貫、技術裝備推廣、經驗案例分享等,強化供需對接。 (四)積極宣傳發動。節能降碳診斷是政府組織的以服務為屬性的節能降碳活動,各地區要廣泛宣傳,積極發動,組織相關服務機構和企業積極對接申報。各市(地)工信主管部門要配合服務機構精準摸清企業需求,嚴格把好申報關,杜絕服務機構對接的企業出現停產或無理由退出等現象,確保服務進度和質量。 (五)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附件: 1.2025年度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工作計劃表 2.2025年度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工作總結(提綱) 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5年4月14日 掃描識別二維碼查看附件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