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深耕循環經濟 拒絕讓廢棄資源“躺平” |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25年04月01日|||
摘要:
近年來,山東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有效推動該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
“我們采用雙膜法工藝,產水水質穩定,可達到‘純水’級別。”在位于濰坊高密市的孚日凈水科技有限公司,污水處理設備正不停地“納污吐凈”。公司再生水項目經理張法禹稱,公司原水引自當地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園污水處理廠排放的尾水,日處理規模5萬噸,日產再生水3萬噸。源源不斷的“純水”經由管網,從上述公司輸送至多個工業園、化工園區及周邊企業,作為冷卻循環水、鍋爐補給水、生產用水等,兼顧區域景觀河道補水,每年可節省新鮮用水1200萬立方米,為政府節約調水費用1000多萬元。 京博中聚技術總經理李蘭閣表示,“智能移動工廠”可提供“分散式+集中式”雙模式處理,突破傳統固定式處理產線的局限,產出的再生纖維在建筑工程領域性能卓越,在多類實際工程中應用良好。此外,這些產出物還可廣泛應用于木塑制品、水泥建材制品、海洋牧場設施等領域,成功打通熱固性復合材料循環利用路徑。 記者采訪獲悉,目前,中車山東風電公司研制成功的產線裝備已投入運行,在合肥方興大道、西安產業園、寶雞職業教育中心等建筑工程中得到應用,開辟了退役風電葉片規模化循環利用新領域,構建起退役葉片處理與建材化利用產業鏈。 以上案例是山東深耕循環經濟的縮影。近年來,山東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有效推動該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山東省循環經濟協會會長呂天寶曾公開表示,循環經濟已成為國家戰略,迎來黃金發展期。他呼吁各界以創新為引擎、合作為橋梁,攜手并進,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共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輝煌。 |
|||
|
責任編輯:韓雅峰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