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經濟數據公布 分析稱GDP全年增長約6.9% |
|||
來源:證券時報 | 發布時間:2016年01月19日|||
摘要:
目前,市場對2015年四季度經濟成績預測最多的兩個數值是6.9%和7%,那么據此,2015年全年中國GDP或增長6.9%左右。分析人士指出,2015年全年中國GDP增長6.9%左右,不過,比起GDP增速本身,根據預測實體經濟有低位企穩之勢,給市場帶來信心。 |
|||
國家統計局今日(19日)將公布2015年全年以及四季度GDP成績單。 目前,市場對2015年四季度經濟成績預測最多的兩個數值是6.9%和7%,那么據此,2015年全年中國GDP或增長6.9%左右。分析人士指出,2015年全年中國GDP增長6.9%左右,不過,比起GDP增速本身,根據預測實體經濟有低位企穩之勢,給市場帶來信心。 實體經濟低位企穩 “2015年可能降到6.9%。”交通銀行(5.520,-0.04,-0.72%)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中國銀行預計2015年全年中國GDP增長6.9%左右。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經濟形勢依然比較嚴峻,預計GDP增長6.8%左右,較2015年小幅放緩;CPI上漲2%左右。 瑞銀研究報告指出,鑒于穩增長政策陸續出臺、房地產銷售持續保持正增長、信貸增速繼續好轉,估計去年12月實體經濟活動低位企穩,推動四季度及全年GDP增速穩定在6.9%左右。不過,由于12月房地產新開工和投資可能均繼續下跌,可能拖累同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速。 有關2015年中國的經濟增速,國內外機構和個人的分析預測較多,其中不乏大幅下調增速的觀點。經合組織(OECD)曾預計中國2015年經濟增長為6.8%,2016年為6.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發布一份報告中稱,預計中國2015年實際GDP增速為6.8%,2016年為6.3%。 不過,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與國際機構相對謹慎的預測不同,國內相關機構和專家對中國經濟2015年的表現更為樂觀一些。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表示,全球經濟不均衡的復蘇態勢將持續更長的時間,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在7%左右。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預測,2015年,我國全年實際GDP增速預計為6.9%,2016年全年實際GDP增速預計為6.8%。 不過,比起GDP增速本身,市場更關心的是數字傳遞出信息是否能帶來足夠的信心。同日公布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或許可以給出一部分答案。 經濟或將繼續放緩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陳衛東認為,2016年由于外部環境“舊愁未消又添新愁”,中國經濟難言樂觀。全球經濟增長疲軟,中國國內前期穩增長政策正在顯效,經濟新動力仍在形成之中,因此整體而言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會比2015年有小幅放緩。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課題組發布的報告預測,中國經濟2016年將持續探底,GDP增速可能回落至6.6%。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預計,2016年經濟會持續回落,并在年末出現觸底趨穩的跡象,本輪底部運行的長度將持續一年左右。 也有機構的預測偏向“悲觀”,這些機構的預測數據均低于6.5%。國際頂級投行高盛2015年8月31日在報告中稱,中國2016年GDP增長預估從之前的6.7%下調至6.4%。此外,高盛還將中國2017年增長預測從6.5%下調至6.1%,2018年從6.2%下調至5.8%。花旗集團預計2016年中國經濟預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至6.3%。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2016年實際GDP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至6.2%。汪濤表示,今年我國經濟受結構性和周期性因素的雙重影響,預計下行壓力繼續加大。一方面,我國經濟潛在增速因為人口老齡化、資源環境壓力等因素逐漸下降,之前長期積累的結構問題也突出顯現;另一方面,前十幾年拉動經濟的最重要引擎——房地產建設正在經歷去庫存,而房地產建設下行也使得相關傳統工業面臨痛苦的調整。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