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盛松成再談“流動性陷阱”:企業稅費負擔更高,降稅效果好于降息
“M1增速與經濟增長相背離的最主要原因是企業缺乏投資意愿。目前企業有流動資金而不進行投資的尷尬局面,說明企業陷入了某種形式、某種程度的‘流動性陷阱’?!毖胄姓{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指出。
“M1增速與經濟增長相背離的最主要原因是企業缺乏投資意愿。目前企業有流動資金而不進行投資的尷尬局面,說明企業陷入了某種形式、某種程度的‘流動性陷阱’?!毖胄姓{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指出。
7月21日,盛松成發表署名文章《M1與經濟增長背離之謎》,第二次討論“流動性陷阱”。
“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有效而有限,應更重視財政貨幣政策的協調。”盛松成進一步分析指出。
同時,媒體記者還注意到,盛松成還明確提出“降稅效果好于降息”,“隔空喊話”財政政策的意味更加明顯。
對此,恒豐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蔡浩亦坦言,如若真要降稅,也不應該是大幅度的,而應該是結構性的,既做到調結構,又完成降成本和補短板的任務。
●回報率連續下降抑制投資需求釋放
此前的7月16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某論壇上所表達的觀點——“從M1和M2的貨幣剪刀差趨勢看,中國企業已經出現‘流動性陷阱’現象?!?,一度引起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
不到一周時間,盛松成再度發文談論“流動性陷阱”。
同時,媒體記者注意到,除了提出M1增速與經濟增長背離的最主要原因是企業缺乏投資意愿,陷入“流動性陷阱”之外,此次盛松成還詳細解析了目前企業有流動資金而不進行投資的背后原因。
“首先,企業投資意愿主要受投資回報率影響。目前我國邊際資本利潤率快速下降,制約了自主投資增長。預計2016年邊際資本產量進一步降至16.1%,若不考慮邊際成本的變動,邊際資本利潤將降至4.5%。投資回報連續下降,將進一步抑制投資需求的釋放。”盛松成分析指出。
他還表示,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已經連續七個季度負增長,PPI連續52個月負增長,GDP平減指數已經開始負增長,企業產品銷售價格下降預期仍然較濃,即使不考慮資金成本,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下降,固定資產在購置之初就會面臨損失。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58360億元,增速比1~5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
恒豐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蔡浩也向媒體記者指出,目前我國已經處于實際利率為負的時期。在過去十年中,一共出現過三次“負利率”時期。不同的是,前兩次均處于經濟由下轉上的時期,而本次則是處于下行周期;相同的是,這三個時期均經歷了一段M1持續高于M2的時期,均經歷了以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價格上漲和CPI上漲(當前CPI同比增速較去年已明顯提高)。如果要從邏輯上去找其相似之處,那凱恩斯的流動性陷阱假設最為相似。
他進一步分析,企業有資金,卻不愿意投資,因為經濟下行期,投資風險大,收益低。而負利率則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持幣成本,增加了其對貨幣的需求。所以目前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寧愿選擇持幣,等待投資和交易的機會,也不太情愿做出在他們看來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的投資。
●稅負高于利息,降稅效果好于降息
不難理解,在“流動性陷阱“的情況之下,若想從根本上促進企業投資意愿回升、帶動經濟增長,無疑要切實提高企業投資回報率。
“一方面要通過開放壟斷行業、放松服務業管制等改革,擴大企業投資領域,增強企業投資意愿。另一方面要切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笔⑺沙杀硎?。
實際上,去年以來,央行多次降息、降準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經濟壓力(包括外匯風險、資本流動風險、經濟下行風險)不斷累積,2016年下半年仍有降息的空間。
盛松成則表示,不僅要降低利率,還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降稅降低企業成本。
“比較而言,由于企業稅費負擔高于利息負擔,降稅效果好于降息。而且目前我國政府部門杠桿率整體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可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盛松成指出。
他還強調,本輪經濟下行本質上是有效需求不足、供給結構失衡兩大問題的疊加,貨幣政策有效而有限,應更重視財政貨幣政策的協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調控體系在擺脫危機方面優于西方。中國政府無論在財政政策方面,還是在貨幣政策方面,都有較大的決定權,我國可以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中選擇更優的組合。
蔡浩則告訴媒體記者,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大幅度降稅屬于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普通經濟周期中的低谷期,具有降低企業成本、增加企業效益、提高經濟活力的作用。但其副作用也很明顯,如果降稅幅度過大,經濟復蘇進程卻不如預期,就可能導致財政收支上的不平衡,給財政造成較大的壓力。
目前我國財政收支總體平衡,赤字率較低,存在一定降稅空間,但能否承擔大面積減稅的影響尚不得而知。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任務是“三去一降一補”,這本身就蘊含著市場逐漸出清、經濟結構調整的目標,如此一來,如若真要降稅,也不應該是大幅度的,而應該是結構性的,既做到調結構,又完成降成本和補短板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