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科研團隊近日在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論文稱,其研制出了一種多孔金屬有機框架,它具有末端氫化鋅位點,能在 200℃以上的溫度下可逆地吸附二氧化碳。據悉,目前,尚未報道有其他多孔材料能夠在如此高的溫度下捕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捕集技術對應對全球變暖至關重要。然而,現有技術僅適用于在低溫條件下吸附二氧化碳,不適合從工廠排放的熱氣流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那些可以在200℃~ 400℃范圍內進行二氧化碳捕集的金屬氧化物(如鈣氧化物和氧化鎂),由于吸附和解析過程存在的溫差導致能耗較大。因此,亟需開發能夠在高溫下捕集二氧化碳的吸附劑。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具有多孔、吸附動力學快等優點,適用于氣體分離。但MOF尚未被證明能夠在高于150℃的溫度下有效地捕集二氧化碳。若能實現在更高溫度下捕集二氧化碳,將極大地擴展MOF吸附劑的潛在應用前景。
研究人員通過在一種名為MFU-4l的MOF上負載末端氫化鋅,開發出ZnH-MFU-4l吸附劑。研究發現,該吸附劑可用于直接從各種點源的廢氣流中捕獲二氧化碳,在150小時內進行了 508 次循環后,ZnH-MFU-4l保持了其初始吸附容量的96% 以上,在長期循環中表現出卓越的穩定性,目前暫未有高于此循環數據的報道。此外,吸附的二氧化碳也可以通過將材料暴露在惰性氣體(如氮氣)中,在相同溫度下進行解吸。這使得吸附劑能夠在沒有額外能量輸入的情況下實現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