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76噸不合格水泥被集中銷毀
記者從海口市工商局獲悉,為提高全社會打假維權意識,有效凈化市場環境,“3·15”期間,對于2015年末海甸港“問題水泥”案件中沒收的476噸不合格水泥,海口工商部門以無害化處理的方式進行了集中銷毀。記者 羅安明 通訊員 吳馥蕾
2015年末,海口市工商局在社會廣泛關注的海甸港“問題水泥”案件查處中,沒收了侵犯“大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水泥200包及不合格神鵬牌復合硅酸鹽水泥9320包,共計476噸。根據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出具的檢驗報告,該批476噸水泥質量嚴重不合格,已無再利用價值。
按照規定,經省財稅廳批準,海口市工商局委托澄邁華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對沒收的水泥進行無害化處理。澄邁華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調用了3輛12輪大型貨車和一輛裝載機,到貯存該批嚴重不合格水泥的倉庫,在省財稅廳、市工商局的執法人員見證和監督下,水泥廠工作人員打開倉庫,勘察數量沒有變動后,嚴格按程序進行無害化處理。此次銷毀行動充分考慮到循環利用和環保因素,通過無害化處理,切實做到了廢物利用。
去年11月8日,商標持有人舉報稱,海甸三西路有人生產銷售假冒大寶牌水泥。海口市工商局第一時間派出執法人員趕赴現場,查扣涉嫌商標侵權的水泥200包、就地封存涉嫌用于生產假冒大寶牌水泥的已過保質期水泥466噸。案件經媒體報道后,引起省、市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做出批示。按照省、市領導的批示,海口市工商局執法人員對問題水泥來源、去向等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取證后,對在“雙創”期間頂風作案的經營者處以頂格處罰。11月16日,海口市工商局對海甸港“問題水泥”案件當事人作出罰款80.6萬元、沒收涉案物品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