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首席科學家、科技委主任,中研院院長彭壽與來自全國各地區、各民族、各行業的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帶著人民熱切的聲音和期盼,肩負著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神圣使命,齊聚首都、共商國是。
彭壽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作為新材料領域的技術專家,彭壽已經連續三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他始終心系“創新”,堅持為“材料”代言、為行業發聲。今年全國兩會,彭壽再度圍繞行業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提升大科學裝置創新效能賦能新質生產力、強化“好材料”創新供給支撐“好房子”建設等相關建議。
“大科學裝置作為前沿性、戰略性基礎研究的承載平臺,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打通‘科學發現—技術突破—產業升級’的關鍵支撐。”彭壽表示,目前我國布局建設、在建和運行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量超70個,數量上已處于世界領先梯隊,技術上也實現了部分領跑,但還存在建設與運行脫節、工程與科研割裂現象,創新效能激發受到制約,依托大科學裝置打造新質生產力依舊任重道遠。
對此,彭壽建議依托現有大科學裝置,布局建設行業專用大科學裝置平臺,并依托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大科學裝置創新集群,激發“從0到1”原始創新活力,搭建“從1到10”成果轉化橋梁。同時,建議積極探索設立大科學裝置產業聯合基金,創新多元化經費支持方式,深化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數據鏈“多鏈融合”,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除大科學裝置創新外,材料創新依然是彭壽重點關注的領域。“當前,國家以及人民群眾對建筑的要求已從‘有沒有’轉變為‘好不好’,對建筑的隔音、防水、保溫、發電等功能要求不斷提升。‘好材料’是建設‘好房子’的重要支撐之一,必須加快高強度高耐久、可循環利用、綠色環保等新型建材研發與應用。”彭壽表示。
鑒于前述情況,彭壽建議加快建設國家級建材應用技術創新中心,由建材與建筑企業主導,加速研究建設高品質建材需求體系、應用標準和施工規范,創新材料供給;統籌部署“十五五”時期“好房子”高品質建材重大專項 ,同時持續完善“好材料”產品質量追溯標準體系,促進“好材料”標準從生產型向應用型延伸,從供給端和需求端雙向發力,實現“好材料”和“好房子”的協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