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來看,顯示技術除了追求大屏幕、大分辨率之外,還開始追求一些特殊的性能,例如柔性顯示功能。柔性顯示讓更多的便攜式設備成為可能,也讓大屏顯示器擁有了輕型化的可能,可以說是未來有競爭力的顯示技術。
有個說法是,5G會帶來新一輪的工業革命,那么柔性顯示就是這場革命前線的一環。
柔性顯示技術的實現,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柔性材料的升級與開發。目前,高穩定性聚酰亞胺(PI)柔性薄膜和透明聚酰亞胺(CPI)薄膜是柔性顯示的主流材料,這也就意味著,這兩個材料也是制約柔性顯示發展的瓶頸。
近日,同濟大學開發了一項關于柔性顯示的新技術,這是一款針對柔性智能手機的耐高溫透明柔性薄膜。
通過實驗的測試,這個薄膜耐熱性能,其玻璃化轉變溫度(Tg)大于410℃,熱分解溫度(Td5%)大于510℃。同時,在物理性能上也很不錯,拉升強度100Mpa,拉升模量2Gpa。并且在透明度方面,其400-450nm平均透過率大于87%。
除了本次的柔性薄膜,該研究團隊還長期從事電子材料用聚酰亞胺結構與性能研究,已將聚酰亞胺電子膠成功地應用于各種半導體分離器件、芯片和“嫦娥”與“風云”系列衛星的太陽能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