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點:中國經濟新常態與“十三五”建材產業發展 |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5年10月19日||||||||||||||||||||||||||||||||||||||||||||||||||||||||||||||||||||||||||||||||||||||||||||||||||||||||||||||||||||||||||||||||||||||||||||||||||||||||
摘要:
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是指從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持續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以后,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它的主要特征是,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增長階段,形成一種新態勢。 |
||||||||||||||||||||||||||||||||||||||||||||||||||||||||||||||||||||||||||||||||||||||||||||||||||||||||||||||||||||||||||||||||||||||||||||||||||||||||
一、如何認識中國經濟的新常態 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是指從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持續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以后,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它的主要特征是,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增長階段,形成一種新態勢。 ㈠ 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轉到中速增長階段 從主要經濟指標看發展態勢,我國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長速度呈逐步下降的趨勢。2000~2010年,GDP增速保持平均10.6%的平均速度增長,其他幾項主要經濟指標,基本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長。但從2010年開始,主要經濟指標增長明顯減速。特別是2014年以來,增長速度下降的趨勢更加明顯,見表1。 表1 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長速度
從主要工業品產量增長看發展態勢。表2選取了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能源、原材料、汽車等產品分析,其明顯的變化特征是: 2000~2010年,幾種主要工業品產量基本保持二位數的高速增長。而2010年以后增速逐年下降,2010年~2013年增速下降為一位數增長,2014年開始,增長速度加速下降,2015年上半年部分工業品出現了負增長。 中國的經濟發展,告別了高速發展階段,進入了中速發展的新階段。 表2 主要工業品產量年均增長速度
㈡ 經濟高速增長及其變化原因分析 1、國民經濟保持高速發展的原因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根本的原因在于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激發了經濟發展活力。 ——改革紅利。全面推進的農村改革、國企改革、放開對民營經濟的控制、計劃體制、投資體制、財稅體制的改革、金融體系的改革以及資本市場的建立與完善,使經濟發展充滿了活力。 ——對外開放與國際市場全面放開。全面對外開放,引進外資、技術與管理;加入WTO,國際市場的全面開放使中國快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我國進出口貿易額持續高速增長,由2000年的4743億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9728億美元,年均增長20%,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見表3。 表3 我國進出口貿易額 單位:萬美元
——要素低價格投入。我國以較低價格的勞動力、土地、資源、能源投入,吸引國內外資本的投入,拉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
——城鎮化的加快推進。伴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推進,我國城鎮化穩步快速推進,城鎮化率由2000年的36.2%增加到2010年的50%,10年增加了13.8個百分點。 ——消費結構升級。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持續快速增長,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由吃穿為主的溫飽型消費階段,進入以住行為主的小康型消費階段。城鄉人均住房面積持續增長,汽車消費快速進入家庭,見表4。 表4 消費結構升級:住、行消費快速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加,由2000年的3.29萬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27.81萬億元,年均增長23.8%,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投資增長見下圖。 2000~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及占GDP的比重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