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十三五”建材產業推進綠色發展的思考 |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5年10月19日|||
摘要:
綠色發展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大方向,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實現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大”已經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建設文明國家的總布局,實現各行各業的綠色發展,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題中應有之義。 |
|||
綠色發展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大方向,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實現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大”已經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建設文明國家的總布局,實現各行各業的綠色發展,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題中應有之義。建材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原材料工業,既有自身發展中的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重任,還肩負著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材料支撐的重要使命,綠色發展是“十三五”建材工業發展的重要主題,如何實現建材工業更高水平的綠色發展需要尋求新的支撐點和發展路徑。 一、走綠色發展道路是建材工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1、綠色化已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新任務、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 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國家對節能、環保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今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首次提出了“綠色化”概念,并將其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并列,這是在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對生態文明建設做出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的基礎上,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提出的任務、目標和具體措施,必將對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對建材工業綠色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提出更高要求,行業發展面臨資源、能源和環保約束增強的挑戰,建材工業的發展必須全面納入以節能、減排、節約資源、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化環境保護的綠色生態化發展軌道,建材工業必須走綠色發展之路,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加快提升綠色發展能力。 2、建材工業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提升綠色發展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建材工業通過引進并消化吸收當代世界先進生產工藝和技術,大力推進產業技術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取得長足進展,特別是進入“十二五”以來,綠色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粗放發展方式得到抑制,治污減排成效顯著,生態產業功能更加完善,已成為循環經濟發展和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環節。但總體看,能耗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水泥行業的能耗平均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比存在約10%的差距,平板玻璃行業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差20%左右;行業的污染物排放總量較大,2013年建材工業煙粉塵、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占全國工業排放總量的24%、17.6%和10.9%,位居工業部門前三位,加快推進建材行業的產業轉型、綠色發展刻不容緩。 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建材工業必須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走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提升自身的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能力,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充分發揮建材工業綜合利用廢棄物的特點,拓展產業功能,進一步降低對資源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把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小,促進建材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二、實現更高水平的綠色發展成為“十三五”建材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十三五”建材工業的發展應牢固確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以實現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以技術創新為支撐,加快綠色改造升級,進一步提升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大力發展綠色建材,依靠政策標準創新和保障,推進建材工業向更高水平的綠色方向發展。 1、進一步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提升產業的能效和環保水平 結構性減排,始終是建材工業節能減排的重點,淘汰落后產能也是推進行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2011-2014年,全國累計淘汰落后水泥產能6億噸、平板玻璃產能1.5億重量箱,已提前完成“十二五”規劃制定的落后產能淘汰目標。但水泥、平板玻璃依然還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其落后生產能力還有淘汰空間。 對產能嚴重過剩的水泥及平板玻璃行業要加大淘汰落后力度,積極化解產能過剩。一方面要繼續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規定,按期、徹底淘汰目錄規定的落后產能,另一方面要通過提高淘汰落后產能標準,嚴格執行能耗限額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快淘汰落后,從整體上提升能效和環保水平,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綠色發展。 2、以綠色制造技術為支撐,加快綠色改造升級 實施以節能減排為主要目標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加快推進傳統制造業的綠色改造。通過技術改造,推廣先進生產工藝和節能減排技術,積極開發并推廣適用于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等行業能源梯級利用、窯爐煙氣除塵脫硫脫硝技術裝備;推廣清潔能源使用,實施綠色生產;完善節能減排標準、標識等評價體系;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建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完善企業能源計量管理制度,推進合同能源管理,開展能效對標,推進節能減排,全面提升建材工業能效水平和清潔生產水平。 3、走循環經濟之路,向新型環保產業轉型 建材工業是資源綜合利用的重點產業,要充分利用建材工業自身的工藝特點,處置工業副產品、城市和生活廢棄物,使這些廢棄物通過建材生產工藝轉化成為建材工業的原料和燃料,這是實現建材產業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據測算,目前建材行業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量已突破10億噸,其中水泥(混凝土)和墻體材料生產占90%以上,“十三五”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進一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鼓勵并支持綜合利用各類工業固體廢棄物,繼續推進粉煤灰、煤矸石、礦渣、鋼渣、工業副產石膏、電石渣等在水泥和墻體材料生產中的綜合利用。 實施水泥窯燃料替代推進計劃,推進水泥窯利用可燃廢棄物替代化石燃料;積極推進木/竹材料及其廢棄物、糧食作物秸稈等農林廢棄物、工業廢渣、尾礦及建筑垃圾等的綜合利用,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擴大資源綜合利用范圍和利用總量。 加大對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污泥、生活垃圾及其他有害廢棄物的技術裝備研發和推廣力度,在中等以上城市周邊選擇具備條件的水泥工廠進行有害廢棄物協同處置改造,使水泥企業成為保護生態環境的新型工業企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一環,推進水泥行業向綠色環保產業轉型。 繼續推廣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同時加快推進玻璃熔窯、陶瓷窯爐和磚瓦窯爐的余熱利用。 提高礦山的采礦回收率,推進尾礦的綜合利用,努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
|||
|